[發明專利]垃圾制磚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98085.0 | 申請日: | 2016-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8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汪風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風珍 |
| 主分類號: | C04B33/132 | 分類號: | C04B33/132;E04C1/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7226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垃圾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建材領域,特別是建筑用磚塊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的發展,垃圾圍城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而建筑施工也會產生大量的建筑余泥,這些余泥目前的處理基本上都是填埋,填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前不久深圳即爆發出余泥填埋事故,人員財產傷亡慘重,與此同時,大量的生活垃圾,城市綠化樹的枯枝敗葉以及農村的作物秸稈大量采用焚燒的方法進行處理,北方地區常常是霧霾爆表,而垃圾發電廠進展緩慢,中國城市的發展,垃圾問題是各地政府面臨的難題之一,目前還沒有好的解決方案,垃圾問題的處理是環保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明內容
有益效果:
本發明將建筑余泥和生活垃圾結合生產建筑用磚,一方面處理了建筑余泥,另一方面將生活垃圾包覆進余泥中進行燃燒,極大的減少了生活垃圾焚燒時產生的煙塵,而將建筑部分廢棄料進行簡單的再加工獲得用磚,節約了能源,又能夠大量的處理建筑垃圾。
技術方案:將建筑垃圾中的廢棄磚塊分揀,通過水泥砂漿填充、連接、補缺,硬化后鋸割獲得建筑用磚,無法通過上述工藝處理的細碎塊通過磨細,與經過細化處理后的可燃生活垃圾和燃煤,建筑余泥按合適的比例進行混合,再進入爐窯中燃燒獲得建筑用磚,或者是先利用可燃生活垃圾,燃煤和建筑余泥混合經過低溫煅燒、磨細,再和建筑余泥、燃煤按比例混合、制坯、窯爐燒成,也就是兩燒法制磚,這里的低溫煅燒溫度是指600到650攝氏度。
具體實施方式:目前,建筑用紅磚尺寸是235*115*53mm,而回收的磚塊由于有水泥砂漿、石灰等,特別是水泥砂漿不好處理,未能再次利用,為了達到再次利用的效果,將上述回收磚塊通過初步篩選,分揀之后,先進行去邊,也就是通過切割或磨制等方式將寬度統一成115mm,和目前的紅磚寬度保持一致,就是將過厚的水泥砂漿除掉一部分,只需要處理一邊就可以了,有部分紅磚用的是石灰砂漿,處理就更加容易了,235*115mm的面沒有水泥砂漿的和有水泥砂漿的分開處理,例如將有水泥砂漿的厚度處理成63mm,也就是一層水泥砂漿的厚度10mm,沒有水泥砂漿的厚度不變,依舊是53mm,將半截磚塊,大半截磚塊放入加工模具中,模具有一定的長度,例如2.4米左右,利用水泥砂漿進行養護和填補、截面連接、補缺之后獲得2.4米長的一個整體,水泥砂漿完全硬化后,按照現有的紅磚尺寸進行鋸割或者現有紅磚的兩塊磚的長度鋸割,也就是成品磚的長度是235mm或者是480mm(兩塊磚的長度加灰縫10mm),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生產出來的磚顏色不一致,還要進行美化處理,例如用水泥灰將顏色處理一致,這種磚的成本低,是對廢物的再次利用,而且也節能環保,雖然技術含量不高,還是比較實用的,而加工模具的脫模劑是采用的草木灰,也就是焚燒枯枝敗葉,同樣是利用垃圾,可節約大量的模具沖洗用水。
無法采用此工藝的小碎塊,則需要磨細,由于紅磚本身煅燒過,磨出的細粉摻進含水較多的建筑余泥中,有利于吸收建筑余泥中過多的水分,將可燃燒的生活垃圾(有毒有害的醫療垃圾、重金屬、放射性垃圾不能按這種方法處理)進行細化處理和紅磚或廢棄的混凝土、燃煤按比例配置,攪拌、制坯、窯爐燒成,即可獲得產品磚,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建筑余泥來源復雜,不同來源的建筑余泥成分組成差別大,如果是含二氧化硅較多又沒有石灰石進行降熔點處理和一些含硅酸鹽較多的磚坯混在一起燒成,可能導致含二氧化硅(也就是沙子)的磚坯難以燒結成功,或者是硅酸鹽較多的磚坯燒結過度,或者是一些池塘、河涌余泥,水分太多,富含有機質,會導致成品磚尺寸縮水嚴重,產品質量難以保證,所以大部分磚廠并不愿意采用建筑余泥做原材料,利用部分紅磚粉或者混凝土粉和生活垃圾摻雜在一起,有利于減少尺寸縮水,但是,由于原材料來源復雜,很難保證產品尺寸,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就是兩燒法,也就是將可燃生活垃圾和建筑余泥等混合在一起,第一次燒到大約600到650度左右,水分、有機質等完全被燒去,這樣的半成品經過磨細,由于燒成溫度很低,因此硬度低,磨細很容易,將磨細后的細粉和建筑余泥,燃煤按合適的比例混合,制坯后進行第二次燒成,由于第一次燒結溫度到了600到650度,這樣的半成品收縮率很低,能保證最終產品符合要求,不過,這樣的工藝由于采用了兩次燒成,成本不能與普通磚廠相提并論,相比較普通磚廠的原材料而言,普通磚廠的原材料制坯還需要大量的水,但建筑余泥的水分是比較充足的,也能節約用水,需要注意的是,作物秸稈燃燒之后的干草木灰是建筑上用的脫模劑,所以作物秸稈和建筑余泥混合燒制會引起產品缺陷,如果草木灰不能混合充分,對產品質量影響很大,作物秸稈只能適用于第一次燒結適用,二次制坯時不適合摻加作物秸稈,否則容易引起燒成后強度變低,有裂痕或者是斷裂等產品缺陷,而草木灰混合均勻后,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鉀會和建筑余泥中的二氧化硅,碳酸鈣等起化學反應生成鉀玻璃,適當比例的草木灰會提高燒結溫度和耐燒度,可以提高產品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風珍,未經汪風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80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