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殺菌智能手環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97852.6 | 申請日: | 2016-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51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明洋;蔣星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科創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4C5/00 | 分類號: | A44C5/00;A44C5/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晏輝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殺菌 智能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手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殺菌智能手環。
背景技術
智能手環是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通過這款手環,用戶可以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鍛煉、睡眠、部分還有飲食等實時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與手機、平板、ipodtouch同步,起到通過數據指導健康生活的作用。
現有的智能手環一般由手環主體及連接在手環主體兩側的手帶構成,兩根手帶之間采用卡扣結構,卡扣結構一般分為銷軸結構或凸柱結構,其中銷軸結構的手帶固定比較牢固,但取戴卻不方便,凸柱結構的取戴方便,但使用久了就容易扣不牢。
長期佩戴智能手環,特別是夏天,手帶下容易滋生細菌,造成紅腫或發癢,這主要是由于手帶下方的皮膚不透氣,汗液聚集滋生細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殺菌智能手環,解決現有的手環取戴不方便或不牢靠及容易滋生細菌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殺菌智能手環,包括手環主體及連接在手環主體兩側的手帶,其中一側手帶的外表面開有凹槽,凹槽底部設置有不銹鋼片,另一側手帶的內表面設置有與凹槽配合的固定凸塊,所述固定凸塊為磁鋼,手帶的內表面設置有納米銀涂層。
進一步地,所述手帶為三層結構,最外層為皮革,中間層為醫用硅膠,內層為納米銀涂層。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為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四角倒圓角,固定凸塊與矩形凹槽卡接匹配。
進一步地,所述具有固定凸塊一側的手帶上套有固定套環。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的手帶之間采用固定凸塊與凹槽的配合固定,具有取戴方便的問題,而且由于凹槽底部設置有不銹鋼片,固定凸塊為磁鋼,磁性配合,防治脫落。
2、手帶的內表面設置有納米銀涂層,納米銀具有強大的殺菌作用,可在數分鐘內殺死650多種細菌,廣譜殺菌且無任何的耐藥性,能夠促進傷口的愈合、細胞的生長及受損細胞的修復,無任何毒性反應,對皮膚也未發現任何刺激反應,可以防治佩戴手環導致的紅腫或發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為:1-手環主體,2-凹槽,3-固定凸塊,4-固定套環。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殺菌智能手環,包括手環主體1及連接在手環主體1兩側的手帶,其中一側手帶的外表面開有凹槽2,凹槽2底部設置有不銹鋼片,另一側手帶的內表面設置有與凹槽2配合的固定凸塊3,所述固定凸塊3為磁鋼,手帶的內表面設置有納米銀涂層。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一種殺菌智能手環,包括手環主體1及連接在手環主體1兩側的手帶,其中一側手帶的外表面開有凹槽2,凹槽2底部設置有不銹鋼片,另一側手帶的內表面設置有與凹槽2配合的固定凸塊3,所述固定凸塊3為磁鋼,手帶的內表面設置有納米銀涂層。
所述手帶為三層結構,最外層為皮革,中間層為醫用硅膠,內層為納米銀涂層。納米銀涂層采用噴涂或磁控濺射的方法固定在醫用硅膠的表面。
實施例3
如圖1所示,一種殺菌智能手環,包括手環主體1及連接在手環主體1兩側的手帶,其中一側手帶的外表面開有凹槽2,凹槽2底部設置有不銹鋼片,另一側手帶的內表面設置有與凹槽2配合的固定凸塊3,所述固定凸塊3為磁鋼,手帶的內表面設置有納米銀涂層。
所述手帶為三層結構,最外層為皮革,中間層為醫用硅膠,內層為納米銀涂層。納米銀涂層采用噴涂或磁控濺射的方法固定在醫用硅膠的表面。所述凹槽2為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四角倒圓角,固定凸塊3與矩形凹槽卡接匹配。
實施例4
如圖1所示,一種殺菌智能手環,包括手環主體1及連接在手環主體1兩側的手帶,其中一側手帶的外表面開有凹槽2,凹槽2底部設置有不銹鋼片,另一側手帶的內表面設置有與凹槽2配合的固定凸塊3,所述固定凸塊3為磁鋼,手帶的內表面設置有納米銀涂層。
所述手帶為三層結構,最外層為皮革,中間層為醫用硅膠,內層為納米銀涂層。納米銀涂層采用噴涂或磁控濺射的方法固定在醫用硅膠的表面。所述凹槽2為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四角倒圓角,固定凸塊3與矩形凹槽卡接匹配。為了增加手帶固定的牢靠性,所述具有固定凸塊3一側的手帶上套有固定套環4。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申請保護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技術方案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科創城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科創城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785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太陽能傘
- 下一篇:一種楦機的三軸加工路徑調整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