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更換便利的雨水口垃圾過濾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97621.5 | 申請日: | 2015-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54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萬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泉州博超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04 | 分類號: | E03F5/04;E03F5/14;E03F5/0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姚婉莉 |
| 地址: | 362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更換 便利 雨水 垃圾 過濾 循環系統 | ||
本發明專利申請是中國專利申請號201510336464.4的分案申請,原申請的申請號為201510336464.4,申請日為2015年6月17日,發明名稱為雨水口垃圾過濾循環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城市道路排水設施領域,特別是涉及能夠過濾樹葉、砂石、塑料袋等垃圾物質,且能夠清理的一種更換便利的雨水口垃圾過濾循環系統。
背景技術
現市政設置城市道路的排水口常見的都是道路上的排水口連接地下的排水管道,下水口上蓋有井蓋,通過井蓋上設有的多個排水孔來將水排到下水口內,再從地下的排水管道排出,這樣的排水設施,可以說只用于排水,對過濾垃圾雜物這方面的作用基本沒有體現,因為井蓋上排水孔的為達到快速排水、不易堵塞,排水孔的設置一般都較大,如果僅通過井蓋來過濾隔離出垃圾雜物,只能夠過濾一些體積較大,不能變型流動的物質,而對于像樹葉、塑料袋等物質,即使較大也容易隨水流從排水孔進入地下的排水管道,這些不能快速腐爛或降解的東西,以及沒有被過濾的砂石等物質,在地下的排水管道內很容易就造成堆積,使排水管道的流速流道都變小,慢慢的也就造成了堵塞,堵塞后基本不能清理,所以一到下雨時節經常都會有城市內澇、道路嚴重積水的現象,甚至本用于排水的道路設施,卻因為排水不利井蓋被水壓沖離下水口,導致成了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而這些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在排水的時候沒能將造成堵塞的樹葉、砂石、塑料袋等垃圾物質給過濾出來。
針對過濾這個問題,現也有解決方案,在井蓋下設置用于過濾的籃或筐等,其結構為簡單布滿過濾孔,所有從井蓋的排水孔流入的水、砂石、樹葉、塑料袋等都會流到井蓋下過濾的籃或筐內,進行再次過濾,這樣的過濾也只能過濾一些像樹葉、塑料袋等的物質,細小的砂石等還是會通過過濾孔流出,如此還是同樣容易在地下排水管道造成堆積堵塞,且這樣的過濾方式很混雜,過濾的籃或筐很快就會被裝滿,不及時清理的話,會造成排水不利。因此現在亟需發明出一種有效過濾大部分物質的過濾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種更換便利的雨水口垃圾過濾循環系統,能夠將不同體積的垃圾分離過濾,有效過濾掉一些細小的物質,且便于清理,循環過濾,特別適于大排水量使用。
為解決此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更換便利的雨水口垃圾過濾循環系統,包括開設在城市道路上的排水井、固定設置在排水井井口上的井蓋座、嵌入蓋合在井蓋座上的井蓋和設置在井蓋下的過濾裝置,所述井蓋上開設有的排水孔,所述過濾裝置上設有過濾孔,所述過濾裝置包括導流筐和過濾筐;所述導流筐包括導流板和擋板,所述導流板為傾斜設置,其最低的一側邊為導入口連接在過濾筐一側邊的上邊沿,所述導流板的邊沿上除導入口的一側邊外,其余邊沿向上凸設有擋板;所述過濾孔開設在過濾筐的側壁上部和底面上,其側壁下部一段沒有開設過濾孔形成可儲物質的容置腔;所述過濾裝置通過放置結構穩固的放置在排水井內。
所述放置結構包括凸設在井蓋座的內側面上的放置沿以及設置在導流筐的擋板上邊沿和過濾筐的上邊沿用于勾在放置沿上的L型勾臂。
所述放置結構包括凸設在井蓋座的內側面上放置沿、設置在導流筐的擋板上邊沿用于勾在放置沿上的第二L型勾臂以及設置在過濾筐底面下的可調放置結構。
所述過濾筐與導流筐的導入口連接的一側邊側壁上邊沿上開設有連接口,所述導流板在導入口的一側邊沿上設有可嵌入連接口并勾在過濾筐側壁上的L型連接件。
所述可調放置結構包括支腳、延伸腳、螺紋孔和螺桿,所述支腳垂直向下設置在過濾筐底面邊沿,所述螺紋孔分別開設在支腳和延伸腳上,所述延伸腳通過螺桿螺合在支腳和延伸腳的螺紋孔上來鎖固在支腳上,所述支腳和延伸腳上的螺紋孔相對應并分別豎向同等間距間隔開設多個供延伸腳調節高度時螺桿的鎖固;所述第二L型勾臂用于勾放在放置沿的一臂自由端為T型結構,所述放置沿上供第二L型勾臂勾放的部位上開設有相應的T型槽。
所述過濾筐內設有隔板將容置腔分隔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過濾筐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內分別鋪設有海綿,所述導入口連接在第一容置腔的上邊沿并同時朝向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隔板的高度低于過濾筐側壁的高度。
所述過濾筐對應第一容置腔的側壁和底面上的過濾孔為圓形孔間隔均布設置,所述過濾筐對應第二容置腔的側壁的過濾孔為長條型孔豎向間隔均布設置,所述過濾筐對應第二容置腔的底面上的過濾孔為長條型孔間隔均布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泉州博超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泉州博超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76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