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營養保健作用的調味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96410.X | 申請日: | 2016-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5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皓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皓平 |
| 主分類號: | A23L27/10 | 分類號: | A23L27/10;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3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營養 保健作用 調味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調味料,具體涉及具有營養保健作用的食品調味料。
背景技術
市場上各種食品調味料品種繁多,如人們常用的有傳統的五香粉、十三香、 十三堂等,由于組方的原因,用這些調料制作的食品常常出現另許多人難以接 受的怪異味道,另外這些調料僅具有單一的調味作用,盡管人們有時會在菜肴 中加入幾味中草藥制成藥膳,但往往效力單一,而沒有其它保健等輔助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用于醬油、醋釀造業以及日常烹調并具有提高 人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延緩人體衰老和延年益壽保健作用的調味料。
為實現本發明目的,本發明由下述重量份數比的原料組分配制而成:
花椒 3.5~8 八角 3.5~7胡椒 2.5~6
干姜 1.5~8 蓮子 1.5~4.5山楂 1.5~5
大棗 2.5~6 小茴香 2.5~6枸杞 2.5~4.5
靈芝 2.5~4.5 羅漢果 1.5~4.5紫蘇 1.5~4..5
甘草 1~2 陳皮 1.5~4杏仁 2.5~6
白芷 1.5~8 肉豆蔻 2.5~8肉桂 2.5~7
檳榔 1.5~3 桂圓 1.5~5丁香 1~4.5
桑椹 1.5~5 芡實 1.5~5白果 1.5~5。
所述各組分最佳重量份為:
花椒5八角4 胡椒4
干姜5蓮子3 山楂3.5
大棗3小茴香3 枸杞3
靈芝3羅漢果2 紫蘇3.5
甘草1陳皮3 杏仁3
白芷3肉豆蔻6 肉桂4
檳榔2桂圓3 丁香3
桑椹2芡實2 白果3。
本發明制備方法為:按上述配方取料后,分別進行炒制,炒香后冷卻、研 末備用或裝袋備用,適合于各種蔬菜、肉食品的烹調加工以及醬油、醋的釀造 和酒的制曲。
本發明各組分的功效分別是:
花椒:性味辛熱,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溫腎、殺蟲止癢、燥濕等功效, 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癥。花椒不僅有調味作用,也有著廣泛 的藥用價值。藥理研究顯示小劑量的花椒能促進小腸蠕動,并有輕度的利尿作 用,大劑量的花椒則抑制胃腸蠕動,抑制尿的排泄。靜脈注射花椒提取物有降 壓作用,局部應用花椒有麻醉作用。花椒對肺炎雙球菌、傷寒桿菌、炭疽桿菌、 溶血性鏈球菌等多種致病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還能驅除腸道蛔蟲。
八角:辛甘溫,具有溫陽理氣、散寒止痛、芳香化濕、活血化淤功效,用 于寒疝腹痛,胃寒嘔吐,脘腹冷痛。除了作調味的香料外,還可緩解鼻塞、頭 痛等癥狀,有去腥、促進食欲、祛痰、驅風、抗痙攣、治便秘、延長睡眠等作 用。另外,還有助于防治腸胃傳染病、緩解飽脹和腹部痙攣。
胡椒:性味辛熱,具有溫中散寒、止痛解毒功效,用于治寒痰食積、脘腹 冷痛,反胃、泄瀉等癥。
干姜:性味辛熱,具有溫中逐寒,回陽通脈功效,治心腹冷痛,吐瀉,肢 冷脈微,寒飲喘咳,風寒濕痹等癥。
蓮子:性味甘澀,平,具有益心補腎、健脾止瀉、固精安神、養心安祥功 效,治夜寐多夢,遺精,淋濁,久痢,虛瀉等癥,特別適合于腦力勞動者經常 食用,可健腦抗癌,增強記憶力,并能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
山楂:味酸而帶甘,性微溫,具有消泄行氣、健胃寬膈、活血化淤、抗癌 等功效。能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含量、開胃健脾、促進膽汁分泌。可預防腦 血管病、高血壓病、胃腸疾病等。對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冠心病等都有一定 的療效。
大棗:甘溫,平胃氣,補中益氣,和百藥。大棗具有補脾和胃、養血安神、 益氣生津、調營衛、解藥毒等功效,大棗有抗突變作用,具有抑制癌細胞的增 殖作用,可用于治療胃癌、食管癌、白血病。并具有安神健脾、補腎、止咳、 降血壓等多種功能。因此大棗是集營養和醫療保健于一體的優質滋補果品。紅 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 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 茅,有維生素王之美稱。
小茴香:味辛性溫,具有祛寒、暖肝、溫腎、止痛、理氣開胃等功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皓平,未經王皓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64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