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硬質坡面生態(tài)復綠微灌溉系統(tǒng)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094546.7 | 申請日: | 2016-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848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楊;肖偉峰;李蓉;李慶達;羅在娥;張永;徐佳;郭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5/02 | 分類號: | A01G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麗芳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麗芳 |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區(qū)***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硬質 生態(tài) 復綠微 灌溉系統(tǒng) | ||
1.一種硬質坡面生態(tài)復綠微灌溉系統(tǒng),包括基座和存水裝置(1),其特 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支撐砌塊(3)和固定于支撐砌塊(3)上方的支撐框架 (2),所述支撐砌塊(3)均勻分布于支撐框架(2)下方,所述支撐框架(2) 的上方固定有2個以上的存水裝置(1),所述存水裝置(1)之間通過管道連 通,外部水源通過管道與所述存水裝置(1)相連通,所述存水裝置(1)上設 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處連接有滴灌帶連接機構(5),所述滴灌帶連接機構 (5)連接有用于綠化灌溉的滴灌帶(6);
所述滴灌帶(6)為1個以上,所述滴灌帶連接機構(5)包括安裝于出水 口的第一接頭(7),所述第一接頭(7)通過第一彎頭(8)連接有第一出水管 (10),所述第一出水管(10)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二接頭(16),所述第二接 頭(16)通過第二彎頭(12)連接有第二出水管(13),所述第二出水管(13) 連接所述滴灌帶(6),所述第一出水管(10)上安裝有控制出水口開關的閥門 (9)。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硬質坡面生態(tài)復綠微灌溉系統(tǒng),其特征在 于,所述存水裝置(1)上、靠近底部處開設有排污孔(4),所述排污孔(4) 處連接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上安裝有控制排污開關的閥門。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硬質坡面生態(tài)復綠微灌溉系統(tǒng),其特征在 于,所述支撐砌塊(3)采用劈裂砌塊(14)。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硬質坡面生態(tài)復綠微灌溉系統(tǒng),其特征在 于,所述劈裂砌塊(14)的中心填充有細石混凝土(15)。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硬質坡面生態(tài)復綠微灌溉系統(tǒng),其特征在 于,所述支撐框架(2)采用槽鋼框架。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硬質坡面生態(tài)復綠微灌溉系統(tǒng),其特征在 于,所述存水裝置(1)采用容積1000升的LL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材質水桶。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硬質坡面生態(tài)復綠微灌溉系統(tǒng),其特征在 于,所述存水裝置(1)的數(shù)量為3個。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硬質坡面生態(tài)復綠微灌溉系統(tǒng),其特征在 于,所述滴灌帶(6)采用DN16的內(nèi)鑲式滴灌帶,所述滴灌帶(6)的壁厚為 0.2mm,所述滴灌帶(6)的滴頭間距為0.3m,所述滴灌帶(6)之間的距離為 0.6m。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硬質坡面生態(tài)復綠微灌溉系統(tǒng),其特征在 于,所述滴灌帶(6)的末端縱向折疊固定形成阻流段。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硬質坡面生態(tài)復綠微灌溉系統(tǒng),其特征在 于,所述滴灌帶連接機構(5)的第一出水管(10)上安裝有過濾器(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454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太陽能照明取暖雨傘
- 下一篇:無患子的嫁接育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