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裝載機驅動橋定量加油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94041.0 | 申請日: | 2016-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405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攀;陳桂樹;劉志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龍工(上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7D7/04 | 分類號: | B67D7/04;B67D7/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瑩 |
| 地址: | 20161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載 驅動 定量 加油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裝載機驅動橋定量加油裝置。
背景技術
驅動橋為裝載機主要承重和傳力作用的重要部件,所述的裝載機驅動橋分為 前橋和后橋,如圖1所示,為裝載機驅動橋前橋部分的示意圖,相同機型前后橋 內的齒輪油用量相同,橋內齒輪油主要分布在左、右輪邊以及橋包內,橋內齒輪 油是主宰裝載機驅動橋壽命的關鍵因素,而驅動橋加油方式和加油量是關鍵所 在。
傳統的驅動橋加油是根據不同噸位機型的加油總量從橋包加入,讓油液從橋 包流向兩個輪邊。此加油方式會造成加油處的齒輪油足量,而兩個輪邊的齒輪油 不足的情況。這樣以來會直接影響裝載機驅動橋的壽命,造成橋燒掉的早期故障。 而造成這種早期故障的原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驅動橋內齒輪油分布不均導致部 分區域油量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驅動橋加油易造成加油處的齒輪油足量,而兩 個輪邊的齒輪油不足,影響裝載機驅動橋的壽命。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裝載機驅動橋定量加油裝置,其特征 在于,包括大油箱及多組定量加油組,所述大油箱上設有油箱加油口及用于控制 定量加油組和動力組件的智能定量控制箱,大油箱的底部通過吸油鋼管連接動力 組件;每組定量加油組包括兩種不同規格的三個定量油箱,每個定量油箱上設有 不同液面的油標,代表不同機型的油用量,每個定量油箱頂部還設有兩個管接頭, 其中一個管接頭通過一個閥門與進油膠管連通,進油膠管連接出油鋼管,出油鋼 管與動力組件連接;另一個管接頭與氣管連通,氣管的一端與大油箱頂部的透氣 管連接,另一端通過氣源膠管接氣源,氣源膠管上設有控制開關;每個定量油箱 底部設有用于連接橋加油管的放油膠管,放油膠管上同樣設有閥門,每個閥門與 智能定量控制箱連接。
優選地,所述吸油鋼管、出油鋼管與動力組件之間均設有止回閥。
優選地,上述定量加油裝置包括兩組定量加油組。
優選地,每個所述定量加油組包括兩個定量油箱一及一個定量油箱二,定量 油箱一與定量油箱二的規格相同或不同。三個定量油箱分別對應驅動橋內齒輪油 的主要三個分布區域,可以保證這三個重要區域的油量達到更準確的要求。
優選地,所述定量加油組設于定量油箱支撐架上。
優選地,所述止回閥采用螺紋升降式止回閥。電磁閥和螺紋升降式止回閥, 可以更好的控制和保證每個定量油箱的油量。
優選地,每個所述定量油箱上設有至少一個油標;所述大油箱上設有至少一 個油標。
優選地,所述閥門采用電磁閥。
優選地,每個所述定量加油箱上與閥門連接的管接頭與閥門之間還連接有止 回閥。
智能定量控制箱上有定量控制儀,控制各個噸位機型的橋油用量,智能控制 儀還可以顯示加油的頻次等。另外操控裝置上還包括狀態燈、啟動按鈕、停止按 鈕、清零按鈕、30機/50機/60機控制按鈕,定量檢測按鈕和手動放油按鈕等。
本發明的原理是通過動力組件將大油箱內的油抽到定量油箱內,通過電磁閥 控制,油先進入第一個定量油箱,達到規定量后切斷第一個電磁閥,然后油進入 下一個定量油箱,依次下去,待所有定量油箱按規定量加滿為止。往驅動橋加油 時,打開加油槍的出油開關,程序將會通過氣吹油的方式將定量油箱的油加入驅 動橋內,實現兩個輪邊加油量和橋包加油量定量。其中大油箱和氣管相連,保證 了各個定量油箱和大油箱內的壓力相等(連通器原理)。
本發明適用于所有裝載機驅動橋定量加油。
本發明的優點是除具有性能可靠,效率高和使用方便外,還具有較高的精度 和低噪聲等優點。經實踐證明,此種方法與傳統的加油方法相比,加油效率提升 了50%以上,同時又保證了精確的加油量。
附圖說明
圖1為裝載機驅動橋前橋部分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裝載機驅動橋定量加油裝置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裝載機驅動橋定量加油裝置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裝載機驅動橋定量加油裝置的立體圖;
圖5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裝載機驅動橋定量加油裝置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更明顯易懂,茲以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龍工(上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龍工(上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40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