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線雙寬頻半波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93617.1 | 申請日: | 2016-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00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偉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中元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6 | 分類號: | H01Q1/36;H01Q1/5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羅曉聰 |
| 地址: | 528203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線 寬頻 天線 | ||
本發明公開了電子線雙寬頻半波天線,包括布置于基板表面的第一信號饋入部和第二信號饋入部、第一輻射單元、第二輻射單元、第三輻射單元、第四輻射單元、第五輻射單元、第六輻射單元、第一加載單元和第二加載單元;其中所述第一信號饋入部和第二信號饋入部對稱分布,所述第一輻射單元和第二輻射單元、第三輻射單元和第四輻射單元、第五輻射單元和第六輻射單元分別對稱分布于第一信號饋入部和第二信號饋入部外側并分別與第一信號饋入部和第二信號饋入部連接,所述第一加載單元和第二加載單元分別對稱分布于第五輻射單元和第六輻射單元外側并分別與第五輻射單元和第六輻射單元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天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線雙寬頻半波天線。
背景技術
無線通信是利用電磁波信號在自由空間中傳播的特性進行信息交換的一種通信方式,近些年,在信息通信領域中,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就是無線通信技術。而天線則是無線通信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傳統的天線體積大成本高,不能普及到所有天線使用者。所以使用電子線設計出的天線體積小且成本低,可應用在不同的領域。
將半波振子使用電子線做成天線,是對傳統的半波振子的一種新嘗試,其中振子的長度和寬度、匹配、特性阻抗、帶寬的確定是天線設計人員面臨的一個難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通過基板的匹配及末端加載的形式實現電子線半波振子的雙寬頻帶及阻抗特性的電子線雙寬頻半波天線。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電子線雙寬頻半波天線,包括布置于基板表面的第一信號饋入部和第二信號饋入部、第一輻射單元、第二輻射單元、第三輻射單元、第四輻射單元、第五輻射單元、第六輻射單元、第一加載單元和第二加載單元;其中所述第一信號饋入部和第二信號饋入部對稱分布,所述第一輻射單元和第二輻射單元、第三輻射單元和第四輻射單元、第五輻射單元和第六輻射單元分別對稱分布于第一信號饋入部和第二信號饋入部外側并分別與第一信號饋入部和第二信號饋入部連接,所述第一加載單元和第二加載單元分別對稱分布于第五輻射單元和第六輻射單元外側并分別與第五輻射單元和第六輻射單元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輻射單元、第二輻射單元、第三輻射單元和第四輻射單元共同構成對稱偶極振子。
優選地,第五輻射單元、第六輻射單元、第一加載單元和第二加載單元共同形成半波偶極振子。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輻射單元、第二輻射單元、第三輻射單元、第四輻射單元、第五輻射單元和第六輻射單元的材料為電子線,各邊的長度為諧振波長的1/4。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輻射單元、第二輻射單元、第三輻射單元和第四輻射單元呈平行直線或彎曲的倒L形結構。
優選地,所述的第五輻射單元和第六輻射單元呈直線或不規則曲線結構。
優選地,所述第一加載單元和第二加載單元呈規則或不規則的方形、橢圓形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電子線雙寬頻半波天線通過基板的匹配及末端加載的形式實現電子線半波振子的雙寬頻帶及阻抗特性且降低天線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在頻率170MHz至860MHz下的回波損耗值與頻率的關系圖。
圖3為本發明在頻率170MHz至860MHz下的駐波比值與頻率的關系圖。
圖4為本發明在仿真測試中的以200MHz作測試的水平面二維輻射場形圖。
圖5為本發明在仿真測試中的以660MHz作測試的水平面二維輻射場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中元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中元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36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膜墊裝置
- 下一篇:無線傳感器網絡多時間尺度鏈路估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