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非完整約束的新型欠驅動機器人手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93116.3 | 申請日: | 2016-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989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何斌;潘祺俊;張鵬昌;楊日升;華易成;梁海;羅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17/00 | 分類號: | B25J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陸聰明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完整 約束 新型 驅動 機器人 手腕 裝置 | ||
1.一種基于非完整約束的欠驅動機器人手腕裝置,包括一個靜平臺、一個動平臺、兩個分支機構鏈、兩個驅動動力源和一個中間約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靜平臺通過所述兩個分支機構鏈連接所述動平臺,所述兩個分支機構鏈分別在兩個驅動動力源的驅動下,經兩個分支機構鏈傳動,中間約束裝置形成一個非完整約束,從而實現了動平臺的三自由度運動;
所述中間約束裝置的結構是:一根連桿(10)一端固定在圓板(7)的下表面,另一端與球形連接件(1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球形連接件(11)的內表面與球軸承(17)的外圈固定連接,所述球軸承(17)與所述連桿(10)不接觸;細桿(12)的一端與所述球軸承(17)的內圈固定連接;滾輪(18)與上述球形連接件(11)的外表面滾動接觸,即滾輪(18)與所述球形連接件(11)不能滑動接觸,只能緊貼著所述球形連接件(11)滾動,球形連接件(11)和滾輪(18)之間無間隙,過球形連接件(11)的球心和滾輪(18)的滾輪中心軸形成一個平面X,在所述動平臺旋轉的過程中,所述球形連接件(11)會跟隨動平臺一起旋轉,滾輪(18)與球形連接件(11)接觸點處的速度方向就與上述平面X垂直,非完整速度約束的形成,是因為經過所述球形連接件(11)的球心的任意直線都能夠作為所述球形連接件(11)的旋轉軸,所述球形連接件(11)繞著這根旋轉軸而旋轉;滾輪(18)與支架(13)轉動連接;支架(13)固定在基座(1)上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 所述的基于非完整約束的欠驅動機器人手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靜平臺的結構是:第一電機固定架(2)固定在基座(1)上表面,另一端連接所述的兩個分支機構鏈中的一個分支機構鏈;第二電機固定架(16)也固定在基座(1)上表面,另一端連接所述的兩個分支機構鏈中的另一個分支機構鏈,第二電機固定架(16)與所述第一電機固定架(2)成對稱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完整約束的欠驅動機器人手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驅動動力源為兩個電機,第一電機(3)和第二電機(15)分別固定在所述的第一電機固定架(2)下表面和第二電機固定架(16)下表面,第一電機(3)和第二電機(15)的輸出端分別與所述的兩個分支機構鏈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完整約束的欠驅動機器人手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分支機構鏈的結構是:一根第一上連桿(5)和一根第一下連桿(4)構成轉動副后串聯,構成兩個分支機構鏈中的一個分支機構鏈,該分支機構鏈的一端與第一電機(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該分支機構鏈的另一端與動平臺相連,構成轉動副;一根第二上連桿(9)和一根第二下連桿(14)構成轉動副后串聯,構成兩個分支機構鏈中的另一個分支機構鏈,該分支機構鏈的一端與第二電機(15)的輸出端固定連接,該分支機構鏈的另一端與動平臺相連,構成轉動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完整約束的欠驅動機器人手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平臺的結構是:第一動平臺連桿(6)一端固定在圓板(7)下表面,第一動平臺連桿(6)另一端與第一上連桿(5)構成轉動副;第二動平臺連桿(8)一端固定在所述圓板(7)下表面,第二動平臺連桿(8)另一端與第二上連桿(9)構成轉動副;第一動平臺連桿(6)與第二動平臺連桿(8)成對稱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311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兩轉動機器人關節
- 下一篇:一種水下攝像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