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摩托車的前照燈護罩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92775.5 | 申請日: | 2016-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05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秦大輝;文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17/00 | 分類號: | B62J17/00;B62J6/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明;梁展湖 |
| 地址: | 400707 重慶市北***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托車 前照燈 護罩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摩托車前照燈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摩托車的前照燈護罩結構。
背景技術
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在光線不足時使用前照燈,能大大降低摩托車交通事故的發生率。故摩托車的前照燈摩托車對騎乘摩托車來說,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目前,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一篇公告號為CN203766959U,名稱為“摩托車頭罩、大燈及前照燈支架安裝結構”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包括頭罩和大燈(即前照燈),大燈裝在頭罩內并通過螺栓連接,大燈的背面的兩側對稱設有頭罩左支架和頭罩右支架,頭罩左支架和頭罩右支架之間安裝有前照燈支架,頭罩左支架和頭罩右支架上分別設有前照燈支架安裝孔,前照燈支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和連接在左、右支架之間的連接梁,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下板上分別設有安裝過孔,左支架和右支架的豎向板的背面設有連接耳板,連接耳板通過螺栓與頭罩左支架和頭罩右支架連接。
但上述摩托車頭罩、大燈及前照燈支架安裝結構的技術方案仍存有如下不足之處:
1、在其結構中,大燈分別與摩托車頭罩以及前照燈支架相連接,從而使得大燈的結構更為復雜,增加了大燈的制作難度和成本。
2、其結構中:大燈的背面的兩側對稱設有頭罩左支架和頭罩右支架,頭罩左支架和頭罩右支架之間安裝有前照燈支架,其中前照燈支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和連接在左、右支架之間的連接梁;可見,其支架結構也較為復雜,連接點較多,使得安裝工作量較大并導致安裝效率不高。
另參見現有技術中公告號為CN102407896B,公開了名稱為“摩托車前照燈安裝結構”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一種摩托車前照燈安裝結構,包括前照燈主體,前照燈主體通過安裝支架安裝在上下聯板組成上,在前照燈主體上設置有卡槽,該卡槽具有開口,安裝支架上設置有與卡槽卡合的支桿,支桿裝入卡槽中;前照燈主體還通過第一螺栓與安裝支架連接固定,由第一螺栓限制前照燈主體以支桿為中心的轉動。
上述摩托車前照燈安裝結構的結構雖較為簡化,但卻不具有儀表的安裝結構部分,故在使用時還需另加裝儀表安裝支架,依然使得摩托車上前照燈所在處的結構較為復雜。
故申請人考慮設計一種結構更為簡單緊湊,成本更低,裝配起來效率更高的摩托車的前照燈護罩結構。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結構更為簡單,成本更低,裝配起來效率更高的摩托車的前照燈護罩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摩托車的前照燈護罩結構,包括頭罩,還包括整體可拆卸式固定連接在所述頭罩后方的頭罩后板;
所述頭罩后板的中部具有向后的凸起,且通過所述凸起在所述頭罩后板的前側面上形成有供前照燈的后端落入的容置空間;
所述頭罩后板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安裝前照燈的安裝孔;
所述頭罩后板的頂部設置有用于安裝儀表的安裝部;
所述頭罩后板的后側面上位于所述凸起的上方處設置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用于與摩托車的車頭立管上固定連接的上連接板相連接;
所述頭罩后板的后側面的下部固定設置有安裝有插接柱的安裝座,所述插接柱用于與摩托車的車頭立管上固定連接的下連接板上的插孔相插接。
采用本發明的摩托車的前照燈護罩結構后,利用頭罩后板即可代替現有技術中的前照燈安裝支架和儀表支架進行使用,這樣一來,不僅縮減了構件數量,為整車節約了經費并使得整車更具緊湊性;還通過縮減構件數量減省了裝配工作量,故能夠提高裝配效率。
作為優選,所述用于安裝儀表的安裝部包括由所述頭罩后板的頂部往前方延伸形成的用于支承儀表的支承板。
上述支承板的設置即能夠對儀表進行更好的支承和安裝。
作為改進,所述頭罩上端具有供所述支承板穿過的開口;所述頭罩上鄰近所述開口的下端處還固定設置有能夠用于支撐所述支承板的下側面的承托架。
作為優選,所述支承板在垂直于所述頭罩后板寬度方向的截面呈V型。
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加強支承板結構強度,還能夠使得儀表上的顯示面能夠朝向駕駛者,從而更便于駕駛者查看。
作為優選,所述支承板上鄰近所述頭罩后板處還設置有加固結構;所述加固結構包括所述支承板的邊緣垂直向上翻起的翻邊。
這樣,垂直向上翻起的翻邊不僅能更好的利用支承板上方的空間;還能夠通過翻邊來對儀表下端的周邊進行包裹并對其進行限位;此外,還能夠強化支承板的邊緣處的結構強度,提升頭罩后板整體的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277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