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有硝基苯、苯胺、環己胺的廢水處理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92569.4 | 申請日: | 2016-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30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林成;趙坤;馮殿興;張兆棟;高永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華鴻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白雪 |
| 地址: | 271411***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有 硝基苯 苯胺 環己胺 廢水處理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有硝基苯、苯胺、環己胺的廢水處理方法及裝置,該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集水池、調酸池、催化氧化池、PH中和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一級厭氧池、二級厭氧池、UASB池、接觸氧化池、一級好氧池、二級好氧池、SBR池、緩沖池。本發明將廢水在催化氧化池將廢水中的多鏈苯環物質斷鏈成單鏈物質,再通過中和池,調節PH值后加入絮凝劑,絮凝后的廢水在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厭氧系統中復雜的有機物在發酵性細菌產生的胞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簡單的溶解性有機物,水解酸化池水解作用能提高B/C比值,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再經過SBR池處理后,廢水中剩余污染物質被徹底降解,再經過活性炭吸附罐進行脫色處理,處理后的廢水達標排放。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化處理廢水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含有硝基苯、苯胺、環己胺的廢水處理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硝基苯、苯胺、環己胺(含鄰甲苯胺、間甲苯胺、間二硝基苯等)有機物廢水中主要成分為硝基苯、苯胺、酚類、無機鹽、有機鹽類、胺類、雜環類化合物等,該類廢水具有“四高”,即:污染物濃度高、含鹽量高、色度高和毒性高,同時具有B/C低,可生化性差的特點。硝基苯類廢水顏色為棕紅色,苯胺類廢水顏色為黑色,具有刺激性氣味和一定量的懸浮物,因此,選擇有效的預處理手段,大幅度降低廢水中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負荷,改善廢水的可生物降解性,是解決該類廢水的處理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廢水降解難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有硝基苯、苯胺、環己胺的廢水處理方法。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本實現上述生產硝基苯的方法的系統。
一方面,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第一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含有硝基苯、苯胺、環己胺的廢水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含有硝基苯、苯胺、環己胺的廢水通入集水池中曝氣混合后,通入調酸池中調節PH值至2-4,再通入催化氧化池中,在催化氧化試劑的作用下進行反應,
S2.將催化氧化池中催化氧化后的廢水通入PH中和池,加堿液調節PH值至7-8,再加入絮凝劑試劑液對廢水進行絮凝處理,絮凝處理后的廢水進入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
S3.將沉淀池上層的廢水通入水解酸化池與UASB池的組合厭氧系統,水解酸化池用于提高廢水的B/C比值,UASB池用于對廢水進行升流式厭氧處理,
S4.將組合厭氧系統中處理過的廢水依次通入接觸氧化池和SBR池,
S5.再將經步驟S4處理后的廢水通過活性炭吸附。
進一步地,所述催化氧化試劑為Fenton試劑,包括雙氧水和硫酸亞鐵,催化氧化池中的廢水、雙氧水、硫酸亞鐵的比例為1000:9:6。
進一步地,所述絮凝劑試劑液包括有機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劑和鐵鹽。
進一步地,其中步驟S2中沉淀池中的廢水經泥水分離后,沉淀池底部累積的污泥進入壓濾系統進行壓濾干話。
進一步地,其中步驟S3中的組合厭氧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水解酸化池、一級厭氧池、二級厭氧池、UASB池。
進一步地,其中步驟S4中的組合厭氧系統中處理后的廢水經過接觸氧化池后,還依次通過一級、二級好氧池后再通過SBR池,并且通過鼓風機給接觸氧化池、一級好氧池、二級好氧池、SBR池進行充氧曝氣。
進一步地,所述接觸氧化池、一級好氧池、二級好氧池、SBR池均通過好氧微生物群分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所述好氧微生物群包括假單孢菌、解酚極毛桿菌、小球菌、鐘蟲類固著型纖毛蟲、匍匐型纖毛蟲如J纖蟲、吞噬散落污泥的后生動物輪蟲和固輪蟲。
另一方面,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第二目的所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華鴻化工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華鴻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256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自行車下梁管
- 下一篇:一種中置驅動式電動自行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