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下礦沉淀池、水倉的一體化施工及清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92358.0 | 申請日: | 2016-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670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明(設計)人: | 姜仁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沈勘秦皇島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6/00 | 分類號: | E21F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趙燕力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 沉淀 一體化 施工 清理 方法 | ||
1.一種地下礦沉淀池、水倉的一體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沉淀池與水倉相鄰設置,依水流方向,所述沉淀池設在所述水倉的前端;所述沉淀池與所述水倉之間設有隔墻;所述沉淀池的前端依次與進水斜巷和進水聯絡巷連通;所述施工方法為:
S1、依次施工所述進水聯絡巷和所述進水斜巷;
S2、從所述進水斜巷依次向后施工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水倉;
S3、在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水倉之間砌裝所述隔墻,在所述隔墻的墻頂設置供水流過的水溝;
S4、在所述隔墻的墻頂兩側設置護欄,所述隔墻的上方與清理聯絡巷和排泥硐室連通;
所述沉淀池、水倉的清理方法為:
S5、在隔墻(3)的上方形成清理平臺(6),在所述清理平臺(6)上采用泥漿泵對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水倉進行一體化清理;將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水倉中的泥砂抽排至所述排泥硐室;
S6、無法采用泥漿泵清理時,采用鏟運機或礦車從所述進水斜巷依次清理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水倉;
其中,在清理所述水倉之前,拆除所述隔墻,清理所述水倉完畢后再砌裝所述隔墻。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礦沉淀池、水倉的一體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4中,還包括在所述隔墻的上方形成清理平臺和清理硐室,所述清理平臺和所述護欄位于所述清理硐室中,所述清理硐室與所述清理聯絡巷和所述排泥硐室連通,從所述清理聯絡巷對所述清理硐室施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礦沉淀池、水倉的一體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將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水倉的下部均施工為直墻,在所述直墻墻頂的上面施工有拱形頂面;所述沉淀池的直墻墻頂不低于所述水倉的拱形頂面的拱頂,所述隔墻的墻頂與所述沉淀池的直墻墻頂等高。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礦沉淀池、水倉的一體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將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水倉的下部均施工為直墻,在所述直墻墻頂的上面施工有拱形頂面;所述沉淀池的直墻墻頂不高于所述水倉的直墻墻頂,所述隔墻的墻頂與所述沉淀池的直墻墻頂等高。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礦沉淀池、水倉的一體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鄰近所述隔墻的所述水倉中設有一段向下傾斜的水倉斜巷,將所述水倉的拱形頂面的拱頂降低至所述沉淀池的直墻墻頂高度或以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沈勘秦皇島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冶沈勘秦皇島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235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進出水管與壁體的連接結構
- 下一篇:一種巷旁網籠充填支護沿空留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