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恒溫計時系統及體外診斷試劑反應的恒溫計時儀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91910.4 | 申請日: | 2016-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86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梁偉棠;李冬梅;劉玉縣;陳慶明;林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順德工業設計研究院(廣東順德創新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3/53 | 分類號: | G01N33/5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陳春艷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恒溫 計時 系統 體外 診斷 試劑 反應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恒溫計時系統及體外診斷試劑反應的恒溫計時儀,其中恒溫計時系統包括用于確認是否有試劑條的試劑條確認模塊、用于檢測試劑條周圍的環境溫度并轉換成對應的溫度信號輸入至微控制器的溫度檢測模塊、用于調節試劑條周圍溫度以達到預設溫度的溫度調節模塊及微控制器;試劑條確認模塊、溫度檢測模塊、溫度調節模塊都與微控制器電連接;微控制器用于在試劑條確認模塊確認有試劑條在進行反應時,通過溫度檢測模塊、溫度調節模塊實現對試劑條周圍溫度進行恒溫控制;微控制器還對試劑條的反應進行計時。本發明技術方案提高體外診斷試劑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電路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恒溫計時系統及體外診斷試劑反應的恒溫計時儀。
背景技術
體外診斷試劑條反應過程是一個抗原抗體免疫學動態反應的過程。而溫度是影響反應過程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同一體外診斷試劑在不同的溫度下反應時,經過足夠的時間,會得到不同的穩定狀態,從而導致檢測結果存在差異。現有試劑對樣本進行反應時,試劑條直接暴露在自然環境中,使得試劑條不能處于最優的反應溫度中,且試劑條的反應計時通過手動計時,存在繁瑣且不夠準確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恒溫計時系統,旨在提高體外診斷試劑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恒溫計時系統,所述恒溫計時系統包括試劑條確認模塊、溫度檢測模塊、溫度調節模塊及微控制器;所述試劑條確認模塊、所述溫度檢測模塊、所述溫度調節模塊都與所述微控制器電連接;其中,
所述試劑條確認模塊,用于確認是否有試劑條;
所述溫度檢測模塊,用于檢測試劑條周圍的環境溫度并轉換成對應的溫度信號輸入至所述微控制器;
所述溫度調節模塊,用于調節試劑條周圍溫度以達到預設溫度;
所述微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試劑條確認模塊確認有試劑條時,控制溫度檢測模塊對試劑條周圍溫度進行檢測,在檢測到的溫度高于第一閾值時通過溫度調節模塊進行制冷,在檢測到的溫度低于第二閾值時通過溫度調節模塊進行加熱,以維持試劑條處于恒溫環境;所述微控制器還對試劑條的反應進行計時。
優選地,所述恒溫計時系統還包括報警模塊,所述報警模塊與所述微控制器連接;溫度檢測模塊檢測到試劑條周圍溫度高于第三閾值時,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報警模塊發出報警信息。
優選地,所述報警模塊采用蜂鳴器實現。
優選地,所述溫度檢測模塊包括多個溫度傳感器、信號調理電路、放大濾波電路及模數轉換電路;多個所述溫度傳感器都分別與所述信號調理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信號調理電路的輸出端經所述放大濾波電路與所述模數轉換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模數轉換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微控制器連接。
優選地,所述恒溫計時系統還包括接口模塊,所述接口模塊與所述微控制器連接;所述接口模塊包括串口接口和串口電路,所述串口電路的一端與所述串口接口連接,所述串口電路的另一端與所述微控制器連接。
優選地,所述溫度調節模塊包括驅動電路和半導體制冷片;所述驅動電路的一端與所述微控制器連接,所述驅動電路的另一端與所述半導體制冷片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恒溫計時系統還包括顯示屏,所述顯示屏與所述微控制器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試劑條確認模塊采用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與所述微控制器電連接。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恒溫計時儀,所述恒溫計時儀包括外殼、用于將試劑條導入到恒溫計時儀內部的導軌、用于支撐所述導軌的基座及如上所述的恒溫計時系統,所述導軌遠離所述外殼的一端設有所述微動開關。
優選地,所述半導體制冷片上固定有散熱片;所述外殼底部設有散熱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順德工業設計研究院(廣東順德創新設計研究院),未經廣東順德工業設計研究院(廣東順德創新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19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