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安全處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90291.7 | 申請日: | 2016-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607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依珍;王中帥;馬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84 | 分類號: | G06F21/84;G06F3/0481;G06F3/04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鞠永善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清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 安全 處理 方法 裝置 | ||
本公開是關于一種應用安全處理方法及裝置,屬于應用安全處理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當獲知通過應用保護載體對終端設備界面中顯示的第一應用進行隱藏處理時,將所述第一應用與所述保護載體進行關聯設置,所述應用保護載體在終端設備界面上是可視的;禁止所述第一應用在所述終端設備界面顯示,以根據對所述可視的保護載體的操作將所述第一應用顯示在所述終端設備界面。實現了通過保護載體對具有安全隱患的應用進行隱藏處理,避免了明顯密碼設置,從而無痕并且有效的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安全。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通信安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應用安全處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發展,智能終端支持各種各樣的應用程序(簡稱應用),例如:即時通信應用、網銀應用、支付應用等等。在使用各種應用的過程中,用戶將網銀密碼、信用卡信息、行蹤記錄、生活習慣、家庭隱私等重要信息都記錄在使用的終端中。因此,各種應用的隱私安全保護越越來越重要。
用戶對相對重要的應用設置密碼保護,比如支付寶、微信、QQ等應用在需要使用時,首先需要輸入密碼;當輸入支付賬號時需要再次輸入密碼。密碼識別方式包括數字、圖案、混合等方式。此方式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個人隱私。
發明內容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應用安全處理方法及裝置。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應用安全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
當獲知通過應用保護載體對終端設備界面中顯示的第一應用進行隱藏處理時,將所述第一應用與所述保護載體進行關聯設置,所述應用保護載體在終端設備界面上是可視的;
禁止所述第一應用在所述終端設備界面顯示,以根據對所述可視的保護載體的操作將所述第一應用顯示在所述終端設備界面。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保護載體包括:
終端設備界面上的第二應用,或者,
終端設備界面上的空白區域,或者,
終端設備界面上的消息通知欄,或者,
終端設備中存儲的文件。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獲知應用保護載體對終端設備界面中顯示的第一應用進行隱藏處理,包括:
當監測到所述用戶將所述第一應用拖拽進終端設備界面中顯示的第二應用時,獲知通過所述第二應用對所述第一應用進行隱藏處理;或者
當監測到所述用戶將所述第一應用拖拽進終端設備界面中的空白區域時,獲知應用所述空白區域對所述第一應用進行隱藏處理;或者
當接收到所述用戶發送的攜帶文件名稱和所述第一應用的設置信息時,獲知應用與所述文件名稱對應的文件對所述第一應用進行隱藏處理。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禁止所述第一應用在所述終端設備界面顯示,包括:
通過調用并執行預設的中斷線程,禁止所述第一應用在所述終端設備界面顯示;或者
通過調用并執行預設的后臺顯示線程,禁止所述第一應用在所述終端設備界面顯示。
如上所述的方法,還包括:
接收對所述保護載體的操作,并根據預設的與保護載體對應的觸發控制策略,檢測所述操作是否為預設的關聯應用觸發操作;
若所述操作為所述關聯應用觸發操作,則根據所述關聯設置獲取與所述保護載體對應的第一應用;
在所述終端設備界面上顯示所述第一應用。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關聯應用觸發操作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902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戶終端的控制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路網的軌跡數據隱私保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