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高吸附效率的多功能吸附棉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9171.5 | 申請日: | 2016-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498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岳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慶金浦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6 | 分類號: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山東舜天律師事務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 地址: | 163000 黑龍江省大慶***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高 吸附 效率 多功能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吸附棉及其特任方法,確切地說是提高吸附效率的多功能吸附棉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在海洋漏油事件中,為防止漏油對環境造成污染,需采取手段將油去除,使用粘土吸附是較常見的方法,但是其吸附量小,吸附處理同樣多的油品時產生的廢棄物也多,處理廢棄物的成本較高,對吸附的液體也有明顯的選擇性,可能會引起二次環境污染;利用紙質的吸附布來吸附漏油時,其不僅吸附油,還會吸附海水,甚至吸附的海水比油還要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提高吸附效率的多功能吸附棉及其制作方法;該吸附棉具有針對油體和有機物進行吸附;且具有較大的儲存吸附物質的能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手段:
提高吸附效率的多功能吸附棉,包括纖維體,所述的纖維體為兩種以上,纖維體通過紡織制作為纖維層,纖維層的表面附有具有吸油、有機物的功能性物質,以及將功能性物質固定在纖維體表面的媒介物質。
本發明的提高吸附效率的多功能吸附棉,由兩種以上的纖維材料紡織而成,纖維表面附著具有吸油和吸有機物能力的功能性物質,以及能夠把功能性物質固定在纖維表面的媒介物;由于設置有吸油和吸有機物能力的功能性物質,吸附過程具有選擇性,會大大減少對水份的吸附,從而能極大的提高對油體和有機物進行吸附;由于采用兩種不同的纖維材料,纖維材料的纖維體之間產生的空間;上述空間對吸附的油或有機物質具備較強的儲存能力,
作為優選,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纖維體為兩種以上,纖維體的長度不同,直徑不同纖維層厚度為5-20mm。
所述的纖維體為兩種,兩種纖維體中,較長纖維體的長度為85mm~100mm,直徑為30um~60um,較短纖維體的長度為10mm~20mm,直徑為10um~20um。
所述的較長纖維體的長度為92mm,直徑為45um,較短纖維體的長度為15mm,直徑為15um。
所述的多功能吸附棉設有的纖維層為2層。
所述的纖維體是由聚酯纖維和尼龍纖維組成,其質量百分比為1:1~5:1。
所述的纖維體是由聚酯纖維和尼龍纖維組成,其質量百分比為2:1~4:1。
所述的功能性物質為氧化鈦或硫酸鋇或氧化鋅或硫化鎘或氧化鋯或氧化錫或氧化釩或鈦酸鍶。所述的固定媒介物為甘油或高分子吸水材料。功能性物質為疏水性材料,能與纖維融合;另外,該功能性物質有光觸媒的作用,能夠在紫外線或可見光下使有機物分解。
提高吸附效率的多功能吸附棉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1)將兩種以上的纖維體通過混合紡織制作為纖維層;纖維體混紡前需要進行預處理,在85~105℃下對纖維體進行干燥,使纖維體含水率降低到0.5%以下;
(2)將步驟(1)所得的纖維層浸泡在功能性物質的甘油溶液里,甘油溶液中溶質占比為0.5~5%或者將步驟(1)所得的纖維層浸泡在混合有功能性物質的聚酰胺-丙烯酸鈉樹脂或淀粉-丙烯酸鈉樹脂或甲殼質-丙烯酸鈉樹脂的高分子吸水物質的溶液里;高分子吸水物質的溶液中溶質占比為0.5~5%;
(3)將步驟(2)所得到的纖維層,經干燥得到提高吸附效率的多功能吸附棉。
所述的干燥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首先在50~75℃下烘干10~25分鐘,進行預干燥,然后在105~120℃下干燥2~3小時,接著在65~85℃下干燥20~30分鐘,最后在1~1.5小時內逐漸降低至室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高吸附效率的多功能吸附棉的制作方法框架結構示意圖。
圖2是纖維層結構示意圖。
圖3是設有媒介物、功能性物質的纖維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設有媒介物、功能性物質的纖維體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較長纖維體;2-較短纖維體;3-功能性物質;4-媒介物質。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圖4可知,提高吸附效率的多功能吸附棉,包括纖維體,所述的纖維體為兩種以上,纖維體通過紡織制作為纖維層,纖維層的表面附有具有吸油、有機物的功能性物質3,以及將功能性物質3固定在纖維體表面的媒介物質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慶金浦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大慶金浦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917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柴油機免搖啟動器軸向離合保險裝置
- 下一篇:瀝青耐磨耐高溫反應釜出料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