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貧瘠底質水體生態修復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8106.0 | 申請日: | 2016-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026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6 |
| 發明(設計)人: | 渠建國;吳勁華;肖秋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太和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鄭彤,萬志香 |
| 地址: | 510375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貧瘠 底質 水體 生態 修復 方法 | ||
1.一種貧瘠底質水體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水底土質檢測:檢測水底土質的有機質、有效磷、有效鉀、全氮、pH值;
(2)土質改良:根據步驟(1)的檢測結果對土質進行改良,將黃腐酸溶液噴灑于土質表面,噴灑量為0.3-0.6g黃腐酸/m2,翻墾;2-4天后再噴灑一次,噴灑量為0.3-0.6g黃腐酸/m2;噴灑氫氧化鈣溶液調節土質pH值至6.5-8;
(3)種植沉水植物:種植密度為80-100株/m2;
(4)提高水體水位:沉水植物種植完畢后,提高水體水位至0.4-0.6m,噴灑黃腐酸溶液,噴灑量為0.05-0.1g黃腐酸/L,每隔5-7天噴灑一次,直至水體透明度達到0.4-0.6m,再次提高水體水位至1.0m或設定水位;
(5)沉水植物生態穩定:觀察沉水植物生長情況,補種沉水植物使沉水植物的覆蓋率達到50%以上,每隔12-15天噴灑一次黃腐酸溶液,噴灑量為0.1-0.2g黃腐酸/m2;
(6)投放水生動物:沉水植物覆蓋率達到60%以上后,投放水生動物;
(7)修復完成:沉水植物覆蓋率達到60%以上,水質達到設定要求,修復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貧瘠底質水體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選自苦草、狐尾藻、輪葉黑藻、紅線草或伊樂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貧瘠底質水體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動物選自錦鯉、鱖魚、黑魚、狗魚、淡水螺、貝、蛤、沼蝦或磷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貧瘠底質水體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動物的投放密度為每1000m2投放魚類:1-15條,淡水螺類1-10kg,蝦類1-10kg,貝類1-15kg。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貧瘠底質水體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步驟(1)的檢測結果為有機質<20g/kg、有效磷<20mg/kg、有效鉀<100mg/kg、全氮<1.0g/kg時,黃腐酸的噴灑量控制為0.3-0.6g黃腐酸/m2。
6.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貧瘠底質水體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沉水植物種植前,葉面噴灑濃度為0.1-0.2g/L的黃腐酸水溶液。
7.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貧瘠底質水體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黃腐酸溶液的配制方法為:將純度>50%的黃腐酸粉末溶于水,控制濃度為0.05-1.0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太和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太和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810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