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旱小麥新品種的選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87767.1 | 申請日: | 2016-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6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宋健民;郭軍;徐文;劉建軍;程敦公;李豪圣;劉愛峰;曹新有;余曉叢;趙振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H1/04 | 分類號: | A01H1/04;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朱云 |
| 地址: | 250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旱 小麥 新品種 選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遺傳育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旱小麥新品種選育的方法。
背景技術
小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僅次于水稻和玉米,是我國的第三大糧食作物。小麥之所以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原因是它養活著世界上40%的人口,并提供人類20%的能量和蛋白質供應。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比較匱乏的國家,干旱缺水嚴重制約農業生產的發展。而小麥是我國的第三大糧食作物,也是一個耗水量相當大的作物,干旱對小麥產量影響巨大。據統計,2006年澳大利亞因發生干旱而造成小麥減產46%(FAO,2013);一般來說,干旱可造成小麥減產10%-15%,嚴重時可減產80%-100%(Foulkesetal.,2007;Lietal.,2011)。實踐表明,培育抗旱小麥是解決這一問題最經濟、最環保的方法。
目前,各國均在開展小麥抗旱品種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或分子設計育種。盡管目前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已經在一些單位實踐,但是其工作量巨大,且經濟投入較大。與抗旱相關的生理指標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目前有一些生理指標,如脯氨酸含量、易感干旱指數和抗干旱指數等,已初步應用于小麥抗逆輔助選擇育種,但是其耗費的人力和物力仍然較大。因此,亟需開發一種更方便、更經濟的抗旱選擇指標,以用于抗旱小麥品種的選育。
蠟質位于植物葉片或莖稈的最外層,它與角質結合形成一層脂質角質層,覆蓋在表皮層外面。前人的研究結果表明,蠟質對植物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且與小麥抗旱性有一定關系(Premchandraetal.,1992;Jenksetal.,2001;Kosmaetal.,2009)。本研究培育了多蠟質和少蠟質的小麥近等基因系,它們不僅是研究多蠟質抗旱機制的最佳材料,也為抗旱育種提供了重要的種質資源。如何利用近等基因系中的多蠟質抗旱品系進行抗旱育種,是研制出多蠟質抗旱小麥近等基因系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目前還沒有進行多蠟質抗旱品系進行抗旱育種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是提供一種抗旱小麥新品種的選育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1)以藁城9411為母本,以ATHLET父本,通過世代株行連續選擇,創制了多蠟質抗旱小麥品系JM205和JM208;
(2)以濟麥22為母本,分別和多蠟質抗旱小麥品系JM205和JM208雜交,分別得到雜種一代F1-5、F1-8;
(3)以濟麥22為回交親本,分別和F1-5、F1-8回交,得到回交一代BC1F1-5、BC1F1-8;
(4)將收獲的回交一代BC1F1-5、BC1F1-8種成株行,選擇葉片有蠟質的小麥單株與濟麥22回交,得到回交二代BC2F1-5、BC2F1-8;
(5)重復步驟(4),得到性狀穩定、葉片有蠟質,并且其他性狀和濟麥22相同的回交六代BC6F1-5、BC6F1-8;
(6)回交六代BC6F1-5、BC6F1-8株系擴繁,根據農藝性狀、葉片蠟質測試、抗旱的生理指標測試、籽粒產量測試和抗干旱脅迫衡量指標計算,創制了多蠟質抗旱并且高產的小麥品系J-JM205、J-JM208。
所述的葉片蠟質測試,是指分別取多蠟質品系和濟麥22旗葉,取材時不要損傷表皮蠟質,然后使用氯仿浸泡稱重法進行蠟質測試。
所述的抗旱的生理指標測試、籽粒產量測試和抗干旱脅迫衡量指標計算包括以下:
(1)旗葉水勢和旗葉水分散失速率測試;
(2)旗葉光合特性和葉綠素熒光參數的測試;
(3)籽粒產量測試;
(4)抗干旱脅迫衡量指標計算。
所述的旗葉水勢的測試,是采用美國WESCOR公司PSYPRO露點水勢儀測試。
所述的旗葉水分散失速率的測試,是指小麥灌漿期,分別取對照和處理完整的大小一致的葉片置于室溫黑暗中,氣孔完全關閉,測角質蒸騰失水。
所述的旗葉光合特性和葉綠素熒光參數的測試,是指小麥灌漿中期,選擇晴天上午8:30-10:30,用CIRAS-2光合作用測試系統測試旗葉的Pn、Gs、Ci、E,LED,光強設定為1200μmolm-2s-1,CO2濃度為380μmolmol-1,采用大氣濕度和溫度;分別于上午7:30和12:00,經過暗適應30min后,利用Handy-PEA植物效率儀測試旗葉葉綠素熒光動力學曲線并計算相應的熒光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未經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77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飼草專用谷子的選育方法
- 下一篇:一種細線雙結式乳黃色甜椒自交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