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洋甘菊中提取愈創藍油烴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7315.3 | 申請日: | 2016-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362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周有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有財 |
| 主分類號: | C07C7/00 | 分類號: | C07C7/00;C07C13/52;A61P17/02;A61P29/00;A61P3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張杰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甘菊 提取 愈創藍油烴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從洋甘菊中提取愈創藍油烴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取洋甘菊置于反應釜中加水蒸餾,靜置取上層油狀物質,減壓分餾,得到含有所需愈創藍油烴的餾分;(2)將步驟(1)中獲得的餾分進行脫氫處理,冷卻后抽濾得到濾液;(3)冷卻所述濾液至30?40℃,并加入接近溫度的石油醚及酸性溶液,震蕩混勻后靜置分層,取所述酸性溶液反復以石油醚和冰水洗滌并萃取,合并藍色溶液層后以氫氧化鈉溶液洗滌,得到深藍色油狀物,即為所需的愈創藍油烴粗品。本發明不僅提供了一種自天然植物中提取純天然愈創藍油烴的方法,且所提取得到的愈創藍油烴粗品純度較高,提高了愈創藍油烴的收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合物提取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自洋甘菊中提取愈創藍油烴的方法。
背景技術
愈創藍油烴,別名愈創蘭油烴、二甲異丙奧、愈創或愈創奧,英文名稱為Guaiazulenum,其分子式為C15H18,其化學結構式為
愈創藍油烴為藍色油狀液體或淺藍紫色片狀結晶,對光敏感,見光后由藍色變為綠色,最后變為黃色,對熱、弱酸、弱堿均穩定,易溶于液體石蠟,溶于熱乙醇和乙醚,極難溶于水。愈創藍油烴具有消炎作用,對大鼠的右旋糖酐性浮腫有顯著抑制作用,對透明質酸酶、甲醛、組織胺性浮腫僅有中等度的抑制,能抑制組織胺、5-羥色胺的釋放,并有抗組織胺、抗透明質酸作用,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能增強再生過程,減弱過敏反應,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可用于支氣管哮喘、風濕熱、過敏性胃腸炎、濕疹等,有抗過敏、抗炎作用,也用于輻射熱灼傷、較裂、凍瘡及促進傷口愈合等。
現有的愈創藍油烴大多是人工合成制得,而從植物中提取純天然愈創藍油烴的技術剛剛起步,且提取的純度也不高。現有植物中,洋甘菊中含有的愈創藍油烴的含量較高,因此,現有技術中對愈創藍油烴的提取大多是從洋甘菊中提取揮發油制得的。但是,從洋甘菊中得到的揮發油一般均是包含多種化合物的混合物。
中國專利文獻CN104490968A公開的一種洋甘菊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先將洋甘菊清洗、破碎,然后使用乙醇水溶液浸泡,將浸泡后的洋甘菊液離心,將所得離心液在標準大氣壓、85-95℃下蒸餾,除去溜出物,收集剩余的液體,得到一次提取液,然后過濾,然后向提取液中加入乙醇溶液,在標準大氣壓90-100℃下蒸餾,去除溜出物,得到剩余物即為洋甘菊精油。然而上述方法制備的提取物中不僅含有所需的愈創藍油烴,還含有藍香油薁及其衍生物愈創薁等其他有效成分,并且,由于洋甘菊的揮發油中的各成分性質相似,比如藍香油薁也為藍色粘稠液體,極難溶于水,且易溶于有機溶劑,其性質與愈創藍油烴相似,較難從中分離出高純度的愈創藍油烴,使得最終產物中愈創藍油烴的純度較低,因此,亟需開發出從植物中提取高純度愈創藍油烴的方法。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自洋甘菊中分離出純度較高的愈創藍油烴,為解決該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從洋甘菊中提取愈創藍油烴的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驟:
(1)取洋甘菊置于反應釜中,加水,蒸餾,靜置,取上層油狀物質,經過減壓分餾,收集130-157℃下的餾分,得到含有所需愈創藍油烴的餾分;
(2)將步驟(1)中獲得的餾分進行脫氫處理,冷卻后抽濾得到濾液;
(3)冷卻所述濾液至30-40℃,并加入30-40℃的有機溶劑及酸性溶液,震蕩混勻后靜置分層,取所述酸性溶液反復以石油醚和冰水洗滌并萃取,合并藍色溶液層后以氫氧化鈉溶液洗滌,得到深藍色油狀物,即為所需的愈創藍油烴粗品。
所述的從洋甘菊中提取愈創藍油烴的方法,所述步驟(2)中,所述脫氫處理是以鈀碳、氫氧化鈀、雷尼鎳、鉑或鈷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為催化劑,在通氮條件下加熱至沸騰進行脫氫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有財,未經周有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73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