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路車輛自導向獨立旋轉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6668.1 | 申請日: | 2016-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009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華;李石平;朱紅軍;劉啟靈;李瑞霞;方繼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時代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37/10 | 分類號: | B60B37/10;F16C19/36;F16F1/38 |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張繼綱 |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橡膠關節 獨立旋轉輪 鐵路車輛 自導向 軸向 軸承 車輪 鐵路車輛輪 軸承密封環 擋板 車輪內圈 對稱設置 輪緣磨耗 使用壽命 外部表面 外側表面 維修成本 形式結構 軸承擋肩 軸承端蓋 軸向對稱 拆裝 端蓋 維護 生產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鐵路車輛自導向獨立旋轉輪,包括:車輪;穿設在車輪中的軸;設置在車輪內圈與軸之間,并沿軸的軸向對稱布置的一對軸承;沿軸的軸向從內到外依次對稱設置在兩個軸承外側的軸承密封環、軸承端蓋、軸承擋肩和橡膠關節組成;位于軸的兩端,并套設在橡膠關節組成外部表面的端蓋;以及位于軸的兩端,并固定在橡膠關節組成沿軸向外側表面的擋板。本發明能夠解決現有鐵路車輛輪對結構存在的形式結構復雜、拆裝和維護不便、生產和維修成本高,以及輪緣磨耗大、輪的使用壽命低、穩定性較低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路工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應用于鐵路工程機械的自導向獨立旋轉輪。
背景技術
走行輪對是安裝在機車車輛下部引導車輛沿軌道運行,并將機車車輛的全部重量傳給鋼軌的結構。走行輪對的作用是:保證車輛靈活、安全平順地沿鋼軌運行和通過曲線;可靠地承受作用于車輛各種力量并傳給鋼軌;緩和車輛和鋼軌的相互沖擊,減少車輛振動,保證足夠的運行平穩性和良好的運行質量;具有可靠的制動機構,使車輛具有良好的制動效果。目前,走行輪對廣泛應用在鐵路工程機械領域,隨著該領域市場需求的不斷提升,對產品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作業及運行的穩定性方面。
目前,在現有技術中,主要應用的有以下兩種走行車輪形式:
第一種形式是在PGM-48鋼軌打磨車上采用的壓裝輪對結構,該結構是在一根車軸上按照軌道寬度的需求壓裝一對標準的鐵路車輛輪,再由軸承、承載鞍、端蓋等部件構成一個完整的獨立輪對。這種結構的缺點是:在很多時候進行拆裝及維護時都會帶來不便。
第二種形式是在RR16MS-1道岔打磨車上采用的獨立輪對結構,該結構主要由油缸、輪、軸承、彈簧盤、輪軸等部件組成一套可由油缸進行控制的機構輪。這種結構的缺點是:結構較為復雜、安裝要求高、不便于維修、成本也比較高。
現有走行輪對結構主要暴露了以下幾個技術缺陷:
(1)現有走行輪對采用輪對形式,一對輪由同一根車軸相連,對于輪對的維修及更換來說都極為不便;
(2)現有走行輪對直徑過大,而且備配不協調的車軸,在材料應用方面產生不必要的浪費;
(3)現有走行輪對結構過彎能力較差,并且在直道上極易發生蛇形走行,而且其輪緣磨耗十分嚴重,同時輪軌間的激振也十分嚴重;
(4)普通的獨立輪結構磨損較快、壽命很短;
(5)普通的獨立輪結構不具備自動對中的功能,應用領域十分有限。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鐵路車輛自導向獨立旋轉輪,解決現有輪對結構形式結構復雜、拆裝和維護不便、生產和維修成本高,以及輪緣磨耗大、輪的使用壽命低、穩定性較低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具體提供了一種鐵路車輛自導向獨立旋轉輪的技術實現方案,一種鐵路車輛自導向獨立旋轉輪,包括:
車輪;
穿設在所述車輪中的軸;
設置在所述車輪的內圈與所述軸之間,并沿所述軸的軸向對稱布置的一對軸承;
沿所述軸的軸向從內到外依次對稱設置在兩個所述軸承外側的軸承密封環、軸承端蓋、軸承擋肩和橡膠關節組成;
位于所述軸的兩端,并套設在所述橡膠關節組成外表面的端蓋;
以及位于所述軸的兩端,并固定在所述橡膠關節組成沿軸向外側表面的擋板。
優選的,所述軸承密封環壓裝在所述軸承的內圈上,所述軸承端蓋壓裝在所述軸承的外圈上。
優選的,所述軸承端蓋通過緊固件安裝在所述車輪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時代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株洲時代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66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