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定三尖杉科植物中三尖杉生物堿總堿含量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5844.X | 申請日: | 2016-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668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叢漢卿;江雪飛;喬飛;王峰;王祝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海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1 | 分類號: | 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 地址: | 57173***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三尖杉科 植物 中三尖杉 生物堿 含量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測定三尖杉科植物中三尖杉生物堿總堿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選取三尖杉堿標準品,加入變色酸溶液、濃磷酸和過氧化氫,搖勻后微波加熱,得標準品反應液;(2)將標準品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定容,并比色,將比色得到的吸光值與步驟(1)中的三尖杉堿標準溶液的濃度相關聯,建立三尖杉堿吸光度值?濃度的標準曲線;(3)選取三尖杉科植物樣品或三尖杉科植物的懸浮培養細胞,提取其中的三尖杉生物堿總堿,(4)參照步驟(2)、(3),測其吸光值,將測得的吸光值代入上述吸光度值?濃度的標準曲線,獲得三尖杉科植物樣品的濃度,經換算即獲得三尖杉科植物樣品中三尖杉生物堿總堿含量。該方法簡便、安全、快捷、準確。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堿總堿含量測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測定三尖杉科植物中三尖杉生物堿總堿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僅有三尖杉屬1屬,該屬植物共有7個種2個變種,包括篦子三尖杉(C.oliveri)、日本粗榧(C.harringtonia)、寬葉粗榧(C.Latifolia)、粗榧(C.sinensis)、海南粗榧(C.mannii)、三尖杉(C.fortunei)、高山三尖杉(C.fortuneivar.alpine)、臺灣粗榧(C.sinensis var.wilsoniana)、貢山三尖杉(C.lanceolata)。本科分布于東亞南部及中南半島,主產中國。零星分布于橫斷山脈以東、秦嶺至大別山與江蘇南部以南的省區及臺灣。
該科植物均含有次生代謝產物三尖杉生物堿,為該科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謝產物。于1954年首次發現,目前已鑒定出的三尖杉生物堿有50多種。其中部分化合物已被鑒定具有藥物活性而備受關注,例如:三尖杉酯堿(harringtonine)、高三尖杉酯堿(homoharringtonine)、脫氧三尖杉酯堿(deoxyharringtonine)和異三尖杉酯堿(isoharringtonine)。這些化合物在治療白血病、淋巴癌、皮膚癌、鼻咽癌等疾病方面有效。
不同種的三尖杉科植物含有的三尖杉生物堿不同,不同的部位也有明顯差異。并且隨著產地、植株年齡及逆境的變化而變化。盡管可以通過液質聯用、核磁共振的方法逐個定量、定性分析這些單體化合物。但是,目前仍然缺少安全、快捷、準確的三尖杉生物堿總堿的測定方法。
因此,建立三尖杉科植物中三尖杉生物堿總堿測定方法對于快速評估收獲時期和藥物提取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測定三尖杉科植物中三尖杉生物堿總堿含量的方法,該方法簡便、安全、快捷、準確。
本發明利用三尖杉生物堿的母環結構具有亞甲二氧基,亞甲二氧基在酸性條件下可以水解生成甲醛,而甲醛和變色酸進一步反應可以顯色,根據朗博-比爾(Lambert-Beer)定律可以測定總堿含量。
本發明上述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測定三尖杉科植物中三尖杉生物堿總堿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三尖杉堿標準品,采用有機溶劑配制一組具有濃度梯度的三尖杉堿標準溶液,將該組具有濃度梯度的三尖杉堿標準溶液揮干有機溶劑,然后加入變色酸溶液、濃磷酸和過氧化氫,搖勻后微波加熱,得標準品反應液;
(2)將標準品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加入蒸餾水定容,并比色,將比色得到的吸光值與步驟(1)中的三尖杉堿標準溶液的濃度相關聯,建立三尖杉堿吸光度值-濃度的標準曲線;
(3)選取三尖杉科植物樣品,烘干后粉碎,獲得生藥粉末,取生藥粉末,加入氨水,混勻后再加入氯仿浸提,浸提結束后過濾、離心,取氯仿層,揮發掉氯仿,殘留物用有機溶劑定容;
或選取三尖杉科植物的懸浮培養細胞,離心后,取沉淀物,加入氨水,混勻后再加入氯仿,攪拌后超聲處理,浸泡過夜浸提,浸提結束后過濾,取濾液,并揮發掉氯仿,殘留物用有機溶劑定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海南大學,未經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海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584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