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用線路板引出線底板組合裝配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5533.3 | 申請日: | 2016-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00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榮;邢瀛;朱佳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滬工汽車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43/00 | 分類號: | H01R43/00;H01R4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1804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線路板 引出 底板 組合 裝配 機構 | ||
1.一種車用線路板引出線底板組合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
包括引出線夾持模組(5),斜鍥模組(4),支架,滾珠(3),銷釘;
設水平橫向為X向,與X向水平垂直的方向為Y向,豎直向上為Z向;
所述引出線夾持模組(5)、斜鍥模組(4)分別與支架裝配,引出線夾持模組(5)能夠在支架的導向下沿Y向、Z向運動;
所述斜鍥模組(4)能夠在支架的導向下沿X軸運動;
第一引出線(1)與第二引出線(2)的一端分別沿Y向插入引出線夾持模組(5);
所述支架上部具有上底板安裝口(8),上底板放入所述上底板安裝口(8),所述第一引出線(1)與第二引出線(2)上端伸出所述上底板對應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寬度大于第一引出線(1)及第二引出線(2)的寬度,此時第一引出線(1)、第二引出線(2)與上底板未形成定位;
所述斜鍥模組(4)設于引出線夾持模組(5)下方,其間設有滾珠(3),滾珠初始位于斜鍥模組(4)的第一斜鍥槽(4a)中;引出線夾持模組(5)與銷釘固定連接,銷釘Y方向與斜鍥模組(4)的第二斜鍥槽(4b)位置對應;
斜鍥模組(4)在外力帶動下沿X向運動,滾珠(3)離開第一斜鍥槽(4a),并推動引出線夾持模組(5)向上運動,將第一、第二引出線(1、2)夾緊;斜鍥模組(4)繼續沿X向運動,第二斜鍥槽(4b)推動銷釘沿Y向運動,銷釘帶動引出線夾持模組(5)整體沿Y向運動,使第一、第二引出線(1、2)Y向運動到位;此時第一引出線(1)、第二引出線(2)與上底板形成定位;
將下底板與上底板固定,同時將第一引出線(1)、第二引出線(2)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線路板引出線底板組合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斜鍥模組(4)受到的外力來自于轉盤搖臂機構,搖臂(10)一端與轉盤(9)鉸接連接,另一端與斜鍥模組(4)鉸接;所述轉盤(9)沿固定的豎直轉軸轉動,帶動搖臂(10)擺動,當搖臂(10)擺動至與X方向同向時,所述轉盤(9)達到止動點,此時第一斜鍥槽(4a)與第二斜鍥槽(4b)均完成各自推動動作,引出線夾持模組(5)移動到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線路板引出線底板組合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線夾持模組(5)上,第一引出線(1)的插入口(1′)位于第二引出線插入口(2′)的下方。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線路板引出線底板組合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線夾持模組(5)上設有彈簧,用于夾持動作的自動復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滬工汽車電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滬工汽車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553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