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孔外殼的核殼式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5516.X | 申請日: | 2016-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48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彪;林冠烽;蔡政漢;陳翠霞;唐麗榮;盧麒麟;李濤;江茂生;陳學榕;林詠梅;陳燕丹;呂建華;盧貝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0 | 分類號: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孔 外殼 核殼式 活性炭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成型活性炭的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孔外殼的核殼式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活性炭廣泛應用于液相和氣相的吸附、脫色、精制、分離、催化領域,在食品、醫藥、化工、環保等方面有重要意義。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對活性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最初單一的粉末活性炭演變出多種新型活性炭制品。與粉末活性炭相比,成型活性炭具有較大的尺寸和一定形狀,有較高的堆密度與強度,且無粉塵污染。成型活性炭是其中極具前景的一種。成型活性炭的制備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之中,但基本上都屬于粘結技術。所謂的粘結技術,就是把粉狀的活性炭用粘接劑粘結成型,得到一個成型的坯體,然后再炭化活化得到成型活性炭。粘結劑的使用不僅會堵塞活性炭的孔隙,降低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從而降低吸附性能;而且為了提高成型活性炭的強度,必須使用大量的粘結劑,大量粘結劑的使用也會增加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孔外殼的核殼式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結合了粉末狀活性炭和顆粒狀活性炭的優點,所制得的成型活性炭產品,內核為粉末狀,外殼為具有豐富的空隙結構的無機包覆層,保持了粉末狀活性炭具有的較高的吸附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強度;操作過程簡便,生產成本較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孔外殼的核殼式活性炭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初步定型:采用0.01-0.5wt%的有機粘結劑水溶液與粉末狀活性炭混合,然后進行擠出成型,制得顆粒狀物料;有機粘結劑與粉末狀活性炭的重量配比為0.2~1:1;
(2)包覆:將顆粒狀物料置于整形機中,邊整形邊灑入無機粘結劑和木質原料的混合物,無機粘結劑和木質原料的混合物與步驟(1)所制得的顆粒狀物料中的水分復合形成堅硬的包覆層;
(3)熱處理:將經步驟(2)包覆處理后的物料,在300-400 ℃下進行熱處理0.5~3 h,使得步驟(2)包覆處理后的物料中的有機粘結劑發生熱分解,內核顆粒狀物料的結構受到破壞,形成粉末;外層的無機包覆層形成堅硬的包覆層,保護粉末不漏出來;外層的木質原料燒失,在外殼表面上形成豐富的空隙結構,有利于形成通道,提高內核活性炭的吸附速率;
(4)篩分:將經步驟(3)熱處理后的產品進行冷卻,然后篩分,得到不同規格的內核為粉末的顆粒狀活性炭產品。
步驟(1)中所述的有機粘結劑包括羧甲基纖維素、淀粉和糖蜜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步驟(2)中所述的無機粘結劑為水泥粉/多孔性無機材料的復合粉體;水泥粉與多孔性無機材料的重量配比2~6:1;
所述的多孔性無機材料包括白炭黑、硅藻土或海泡石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步驟(2)中所述的木質原料為木屑、竹屑、稻殼或果殼類的粉末,粒徑小于0.075 mm;
步驟(2)中所述的無機粘結劑和木質原料的重量配比為10:0.1~1.5;
優選的,步驟(3)中在350 ℃下進行熱處理1 h。
一種如上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得的多孔外殼的核殼式活性炭:內核為粉末狀活性炭,外殼為多孔的無機包覆層;無機包覆層的厚度為0.3~1.5 mm,粉末狀活性炭占據外殼殼體容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的成型活性炭產品的內核為粉末狀的活性炭,而非粘結的活性炭坯體,不會堵塞活性炭的孔隙;同時,外殼為具有豐富孔隙結構的無機包覆層,有利于形成通道,提高內核活性炭的吸附速率;產品既有較高的吸附性能,又有良好的強度;并且操作過程簡便,生產成本較低,便于批量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用下列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多孔外殼的核殼式活性炭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初步定型:采用0.01wt%的羧甲基纖維素水溶液與粉末狀活性炭混合,然后進行擠出成型,制得顆粒狀物料;羧甲基纖維素與粉末狀活性炭的質量比為1:1;
(2)包覆:將顆粒狀物料置于整形機中,邊整形邊灑入無機粘結劑和木質原料的混合物,無機粘結劑和木質原料的混合物與步驟(1)所制得的顆粒狀物料中的水分復合形成堅硬的包覆層;包覆層的厚度約為0.4 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農林大學,未經福建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551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