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二氮酰胺腙吡啶衍生物吸附分離鈀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4336.X | 申請日: | 2016-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57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安運;徐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7/00 | 分類號: | C22B7/00;C22B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劉靜靜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二氮酰胺腙 吡啶 衍生物 吸附 分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元素分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二氮酰胺腙吡啶衍生物吸附分離鈀的方法。
背景技術
貴金屬鈀具有特殊的結構,對氫氣和氧氣有特殊的吸附能力,因此,在工業催化領域占有無法取代的地位。
鈀除了具有優良的催化活性之外,在很寬的溫度范圍內能保持化學惰性且具有熔點高、耐摩擦、耐腐蝕、延展性強、熱電穩定性強等特性,被廣泛應用于國民工業的各個領域。
目前,我國鈀資源儲量有限,產量很低,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化學工業的需要,大部分依賴進口,且價格昂貴。現有技術中,鈀金屬的制備與來源主要通過以下三個途徑:
(1)天然含鈀礦產資源的利用;
(2)從銅鎳硫化礦副產品中對鈀進行回收利用;
(3)工業廢氣鈀催化劑等含鈀二次資源的回收利用。
通過這三種途徑獲得的鈀等金屬資源有限,且隨著鈀資源損耗的增加,難以實現可持續利用。
近年來核電由于能量密度大、污染少,不會排放造成溫室效應氣體而得到蓬勃發展,然而核電運行當中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乏燃料。乏燃料后處理所產生的高放廢液(HLLW),是一種高酸性、高放射性和高毒性的混合溶液,其中含有一定量的Pd107,鈀的半衰期為6.5×106年,放射性周期長、危害大且含量高,如果能夠進行實現回收利用,意義重大。
現有技術中,對于鈀的回收分離尚缺乏簡單可行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二氮酰胺腙吡啶衍生物吸附分離鈀的方法,能夠從酸性水相中吸附分離鈀,選擇性高,操作簡單,分離效率高,適用于工業上分離回收貴金屬鈀。
一種利用二氮酰胺腙吡啶衍生物吸附分離鈀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吸附劑與含有多種金屬離子的硝酸水溶液混合,硝酸水溶液中的鈀離子被吸附劑吸附分離,所述吸附劑由如結構式I所示的化合物負載在載體上制成:
其中,R1、R2、R3、R4分別為烷基或芳香基;或R1與R3之間通過共價鍵成環,R2與R4之間通過共價鍵成環;
所述硝酸水溶液中含有Pd(Ⅱ)和其他金屬離子,其他金屬離子為Li(I)、Na(I)、K(I)、Rb(I)、Cs(I)、Ca(Ⅱ)、Mg(Ⅱ)、Sr(Ⅱ)、Ba(Ⅱ)、Nd(Ⅲ)、Co(Ⅱ)、La(Ⅲ)、Ru(Ⅲ)、Yb(Ⅲ)、Y(Ⅲ)、Fe(Ⅲ)、Zr(Ⅳ)、Mo(Ⅵ)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中的吸附劑由大孔樹脂作為載體,與含氮軟配體復合而成,吸附劑對鈀均具有特殊的吸附性能,且對鈀的吸附能力不同,能夠從酸性溶液中同時分離得到鈀。
作為優選,每克吸附劑與20~30毫升硝酸水溶液混合。本發明提供的吸附劑選擇性好,分離效率高。
作為優選,所述吸附劑由如結構式II所示的化合物負載在載體上制成:
本發明中,所述載體為弱極性大孔樹脂。進一步優選,所述載體為離子交換樹脂XAD-7。離子交換樹脂XAD-7作為一種已經市場化的弱極性大孔樹脂材料,原料易得。
硝酸水溶液中,金屬離子的濃度以及硝酸的濃度均會影響分離效果,優選地,每種金屬離子的濃度為5.0×10-4~1.0×10-3M。硝酸水溶液中,硝酸的濃度為0.4~6M。
本發明中,所述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將如結構式I所示的化合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載體混合均勻,經旋蒸干燥后,得到吸附劑。
作為優選,將如結構式II所示的化合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載體混合均勻,經旋蒸干燥后,得到吸附劑。
旋蒸時,使大部分二氯甲烷揮發至近干狀態,在毛細作用以及物理吸附作用下,化合物分子進入載體的空隙中,然后將近干狀態的物料在50~60℃下真空干燥至少24小時,得到吸附劑。
作為優選,每克如結構式I所示化合物(如結構式II所示化合物)溶解于80~100毫升二氯甲烷中。如結構式I所示化合物(如結構式II所示化合物)與載體的質量比為1:8~10。
為了保證分離效果,優選地,吸附劑與硝酸水溶液在室溫下(25±1℃)混合吸附,吸附時間為150~180min。混合吸附在振蕩條件下進行,振蕩速率為120~150rp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433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解錳陽極泥的凈化工藝
- 下一篇:一種低品位冰銅渣金屬資源綜合回收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