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細粉灰回送的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3021.3 | 申請日: | 2016-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36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呂清剛;王小芳;于曠世;高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0J3/56 | 分類號: | C10J3/56;C10J3/84;C10J3/7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孫紀泉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細粉灰 回送 循環 流化床 煤氣化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帶細粉灰回送的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將煤(B1)與氣化劑(A)通入循環流化床煤氣化爐(1)進行氣化反應,生成煤氣(C)和氣化細粉灰(D);
b)將煤氣(C)與氣化細粉灰(D)分離;
c)收集分離后的氣化細粉灰(D);
d)將步驟c)獲得的氣化細粉灰(D)和氧化劑(G)送入熔融裝置(3);
e)借助于熔融裝置生成富碳高溫氣(H1)和高溫熔渣(H2);以及
f)將富碳高溫氣(H1)和高溫熔渣(H2)回送到循環流化床煤氣化爐(1)的氣化爐爐膛(10)中,
其中,將富碳高溫氣(H1)回送到氣化爐爐膛(10)的還原區,或者氧化區與還原區之間的過渡區,
在步驟d)中,氣化細粉灰(D)先在熔融裝置(3)的燃料預熱段(31)中被預熱后,再進入熔融裝置(3)的高溫熔融段(32);其中,所述氧化劑(G)被送入熔融裝置(3)的高溫熔融段(32)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細粉灰回送的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下步驟:
利用高溫熔渣(H2)的粘性,使氣化細粉灰(D)轉變為底渣(L)沉入循環流化床煤氣化爐(1)的氣化爐爐膛(10)的底部;以及
排出底渣(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細粉灰回送的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d)中還包括將粉煤(B2)送入熔融裝置(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細粉灰回送的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e)中,通過調節氧化劑(G)的成分及其與氣化細粉灰(D)的比例,控制氧化劑(G)與氣化細粉灰(D)的反應溫度,使生成的富碳高溫氣(H1)和高溫熔渣(H2)的溫度t滿足t2-50℃≤t≤t2+250℃,其中t2為氣化細粉灰(D)的灰分的軟化溫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細粉灰回送的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d)中,氣化細粉灰(D)先在熔融裝置(3)的燃料預熱段(31)中被預熱至800℃~950℃。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細粉灰回送的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d)中,氣化細粉灰(D)和粉煤(B2)先在熔融裝置(3)的燃料預熱段(31)中被預熱至800℃~950℃后,再進入熔融裝置(3)的高溫熔融段(32);其中,所述氧化劑(G)被送入熔融裝置(3)的高溫熔融段(32)中。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細粉灰回送的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b)具體為利用循環流化床煤氣化爐(1)的分離裝置和/或除塵器(15)將煤氣(C)與氣化細粉灰(D)分離,煤氣(C)被引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細粉灰回送的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于分離煤氣(C)與氣化細粉灰(D)的分離裝置為兩級或更多級的分離裝置。
9.一種帶細粉灰回送的循環流化床煤氣化裝置,包括循環流化床煤氣化爐(1)和熔融裝置(3),其特征在于:
循環流化床煤氣化爐(1)具有加煤口、氣化劑入口、熔融產物進口、煤氣出口以及一個或多個氣化細粉灰排出口,所述循環流化床煤氣化爐(1)包括氣化爐爐膛(10)和分離裝置;
熔融裝置(3)具有氧化劑入口和熔融產物出口,并且熔融裝置(3)與所述氣化細粉灰排出口連通,熔融裝置(3)通過熔融產物出口與循環流化床煤氣化爐(1)相連,用于將熔融過程產生的富碳高溫氣(H1)和高溫熔渣(H2)回送到氣化爐爐膛(10),
其中,所述熔融產物進口設置在氣化爐爐膛(10)的還原區,或者氧化區與還原區之間的過渡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302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