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無機復合粘接劑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83003.5 | 申請日: | 2016-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042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博;吳春春;闕永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維拓建研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77/06 | 分類號: | C08G77/06;C09D183/04;C09D7/12;C03C17/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駿 |
| 地址: | 100025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無機 復合 粘接劑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裝飾材料領域,特別涉及有機無機復合粘接劑及玻璃顆粒涂料的 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外觀新穎美觀的裝飾建材的需求越來越大。玻璃顆粒 具有散射光線的作用同時又能產生凹凸的立體感因而將其平鋪在板材表面會產生別致的 視覺效果。另一方面,玻璃材料在建筑中使用越來越多,由此產生的玻璃類建筑廢料也越來 越多,對于廢棄建筑玻璃的回收利用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將廢棄建筑玻璃加工成 玻璃顆粒再利用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本發明通過將玻璃顆粒與有機無機復合粘接劑混合后 制備玻璃顆粒涂料,其涂覆在建筑平板玻璃表面得到一種具有裝飾功能的玻璃板。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有機無機復合粘 接劑的制備方法。
為解決技術問題,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提供一種有機無機復合粘接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300r/min的攪拌速度下,將10~20質量份的正硅酸酯、20~30質量份的帶長 鏈的硅烷偶聯劑加入到20質量份乙醇與20質量份異丙醇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勻,用濃鹽酸 調節溶液pH值在1~2之間;
(2)在200~300r/min攪拌速度下,將5~10質量份的去離子水加入到步驟(1)所得 混合物中,在40~60℃下反應6~8小時得到有機無機復合粘接劑。
本發明中,所述帶長鏈的硅烷偶聯劑是KH570、KH560或KH550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 合物。
本發明中,所述正硅酸酯是正硅酸甲酯或正硅酸乙酯中的一種或兩者的混合物。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了利用前述有機無機復合粘接劑制備玻璃顆粒涂料的方法,包 括如下步驟:在100~200r/min的旋轉速度下,將30~50質量份的玻璃顆粒與50質量份的有 機無機復合粘接劑在滾油機上混合30min,得到玻璃顆粒涂料。
本發明中,所述玻璃顆粒的平均直徑為1~5mm。
本發明中,所述玻璃顆粒的形狀是下述任意一種或幾種:球形、淚滴形、正方體、長 方體、錐體或不規則立體形狀。
本發明中,所述玻璃顆粒的顏色是彩色或無色透明的。
本發明還提供了利用所述玻璃顆粒涂料制備玻璃顆粒裝飾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將所述玻璃顆粒涂料以輥涂或澆淋的方式附著在玻璃板表面,形成玻璃顆粒涂層;在80 ℃下固化5min后,放入180℃的烘道中固化20min,得到玻璃顆粒裝飾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制備的玻璃顆粒涂層及玻璃顆粒裝飾板固化溫度低,加工工藝簡單方便, 且玻璃在板上的附著強度高,不易發生玻璃顆粒脫落而造成的事故,同時提供了一種美觀、 新穎的建筑裝飾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有機無機復合粘接劑的制備,包括如下步驟:
(1)在300r/min的攪拌速度下,將10~20質量份的正硅酸酯、20~30質量份的帶長 鏈的硅烷偶聯劑加入到20質量份乙醇與20質量份異丙醇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勻,用濃鹽酸 調節溶液pH值在1~2之間;
(2)在200~300r/min攪拌速度下,將5~10質量份的去離子水加入到步驟(1)所得 混合物中,在40~60℃下反應6~8小時得到有機無機復合粘接劑。
玻璃顆粒涂料的制備,包括如下步驟:
在100~200r/min的旋轉速度下,將30~50質量份的玻璃顆粒與50質量份的有機 無機復合粘接劑在滾油機上混合30min,得到玻璃顆粒涂料。
下面的實施例可以使本專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方 式限制本發明。
玻璃顆粒裝飾板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各實施例所得到的玻璃顆粒涂料 分別以輥涂或澆淋的方式附著在玻璃板表面,形成玻璃顆粒涂層;在80℃下固化5min后,放 入180℃的烘道中固化20min,得到不同外觀樣式的玻璃顆粒裝飾板。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顯然,本發明不限于 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很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中直接導 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維拓建研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維拓建研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300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