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無線安防系統的車門開啟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2367.1 | 申請日: | 2016-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450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海狄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R25/10 | 分類號: | B60R25/10;B60R25/25;B60R25/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400052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無線 系統 車門 開啟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基于無線安防系統的車門開啟控制方法,所述車輛無線安防系統包括圖像采集設備(1)、藍牙收發模塊(2)、第一無線信號收發模塊(3)、第二無線信號收發模塊(4)、控制器(5)和電子車門鎖(6);所述圖像采集設備(1)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控制器(5)的信號輸入端;所述控制器(5)與所述藍牙收發模塊(2)雙向連接;所述控制器(5)與第一無線信號收發模塊(3)雙向連接,所述第一無線信號收發模塊(3)與第二無線信號收發模塊(4)進行無線數據交互,所述第二無線信號收發模塊(4)與上位機(7)雙向連接;所述控制器(5)的控制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電子車門鎖(6)的控制信號輸入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獲取用戶人臉圖像并進行存儲加密;
步驟二、通過藍牙收發模塊(2)與用戶手機進行配對,用戶輸入解鎖密碼;
步驟三、通過圖像采集設備(1)采集人臉圖像,獲得待匹配圖像;
步驟四、對存儲的加密人臉圖像進行解密;
步驟五、將圖像采集設備(1)獲取的待匹配圖像與解密后的人臉圖像進行匹配;當圖像采集設備(1)獲取的待匹配圖像與解密后的人臉圖像匹配成功時,上位機(7)發送信號給控制器(5),控制器(5)發送控制信號給所述電子車門鎖(6)使其開啟;當圖像采集設備(1)獲取的待匹配圖像與解密后的人臉圖像匹配不成功時結束;
步驟一中所述獲取用戶人臉圖像并進行存儲加密中,對用戶人臉圖像加密按以下步驟進行:
步驟A1、通過圖像采集設備獲取分辨率為a*a的正方形人臉圖像,所述a為正整數;
步驟A2、設定所述人臉圖像中任意一像素點為Pij,獲取像素點Pij的RGB值,所述i、j均為正整數,且1≤i≤a,1≤j≤a;
步驟A3、將像素點Pij的R值、G值及B值分別轉換為對應的十六進制數值;
判斷像素點Pij的十六進制R值、十六進制G值及十六進制B值是否達到兩位;
當像素點Pij的十六進制R值、十六進制G值或十六進制B值不到兩位時,在該不到兩位的十六進制值左邊添加一個字符G,以形成像素點Pij的兩位R值字符串、兩位G值字符串和兩位B值字符串,然后執行步驟A4;當像素點Pij的十六進制R值、十六進制G值或十六進制B值均達到兩位時,執行步驟A4;
步驟A4、將像素點Pij的兩位R值字符串、兩位G值字符串和兩位B值字符串從左向右依次排列形成第一級數串;
步驟A5、將i和j分別轉換為對應的十六進制數值;
判斷i的十六進制值或j的十六進制值是否達到四位;當i的十六進制值或j的十六進制值不到四位時,在該不到四位的十六進制值左邊添加字符G,以形成i的四位字符串和j的四位字符串,然后執行步驟A6;當i的十六進制值或j的十六進制值均達到四位時,執行步驟A6;
步驟A6、將j的四位字符串添加到所述第一級數串的左邊,且將i的四位字符串添加到所述j的四位字符串的左邊,以形成第二級數串;
步驟A7、將所述人臉圖像劃分為16*16個正方形區域選取所述像素點Pij所在的區域Tm,n,m、n均為正整數且1≤m≤16、1≤n≤16;
步驟A8、判斷第二級數串中是否有字符G;當第二級數串中包含字符G時,將第二級數串中的字符G替換為0,然后執行步驟A9;當第二級數串中沒有字符G時,執行步驟A9;
步驟A9、設定所述第二級數串的倒數第一位數為Q1,設定所述第二級數串的倒數第二位數為Q2;
將Q1和Q2分別轉換為十進制數值;計算Q11=Q1+1得到Q11,計算Q21=Q2+1得到Q21;所述1≤Q11≤16,所述1≤Q21≤16;
計算得到第一目標區域Tx,y;
將Tm,n與Tx,y進行替換;
步驟A10、將第一行區域與第三行區域進行替換;將第二行區域與第四行區域進行替換;將第五行區域與第七行區域進行替換;將第六行區域與第八行區域進行替換;將第九行區域與第十一行區域進行替換;將第十行區域與第十二行區域進行替換;將第十三行區域與第十五行區域進行替換;將第十四行區域與第十六行區域進行替換;
所述第二級數串為所述步驟二中的解鎖密碼;
步驟四中對存儲的加密人臉圖像進行解密按以下步驟進行:
S1、將加密圖像劃分為16*16個正方形區域第一行至第四行區域為第一加密模塊,第五行至第八行區域為第二加密模塊,第九行至第十二行區域為第三加密模塊,第十三行至第十六行區域為第四加密模塊;
S2、接收用戶輸入的密碼;
S3、判斷所述用戶輸入的密碼是否為14位數串;當用戶輸入的密碼為14位數串時,執行步驟S4;當用戶輸入的密碼不是14位數串時,返回執行步驟S2;
S4、判斷輸入密碼中是否有字符G;當密碼中包含字符G時,將密碼中的字符G替換為0,然后執行步驟S5;當密碼中沒有字符G時,執行步驟S5;
S5、并行進行區域確定及RGB值轉換;
所述區域確定按以下步驟進行:
B1、從左至右提取密碼的第1至4位數形成第三級數串,并將其轉換成十進制數值U1;從左至右提取密碼的第5至8位數形成第四級數串,并將其轉換成十進制數值U2;
從左至右提取密碼的第14位數,并將其轉換成十進制數值U3;從左至右提取密碼的第13位數,并將其轉換成十進制數值U4;
B2、選取待換區域Tr,t,r、t均為正整數且1≤r≤16、1≤t≤16:
計算得到r,計算得到t;根據r和t的值選取待換區域Tr,t;
B3、計算U31=U3+1得到U31,計算U41=U4+1得到U41;所述1≤U31≤16,所述1≤U41≤16;
計算得到第二目標區域Tp,q;所述1≤p≤16,所述1≤q≤16;
B4、選擇Tp,q對應的加密模塊,并對該加密模塊進行解密:將該加密模塊的第一行與該加密模塊的第三行進行替換,將該加密模塊的第二行與該加密模塊的第四行進行替換;
B5、判斷是否與Tp,q位于同一個加密模塊;當與Tp,q位于同一個加密模塊時,執行步驟B6;當與Tp,q不在同一個加密模塊時,將所在加密模塊進行解密:將所在加密模塊的第一行與該加密模塊的第三行進行替換,將所在加密模塊的第二行與該加密模塊的第四行進行替換,然后執行步驟B6;
B6、將Tr,t與Tp,q進行替換;
所述RGB值轉換按以下步驟進行:
從左至右提取密碼的第9和第10位數形成第五級數串,并將其轉換成十進制數值U5;從左至右提取密碼的第11和第12位數形成第六級數串,并將其轉換成十進制數值U6;從左至右提取密碼的第13和第14位數形成第七級數串,并將其轉換成十進制數值U7;
S6、進行RGB值匹配:
選取像素點1≤i≤a,1≤j≤a,且i、j、a均為正整數;將的R值、G值及B值分別與U5、U6和U7進行對比;判斷的R值是否等于U5,當的R值不等于U5時,結束解密;當的R值等于U5時,判斷的G值是否等于U6;當的G值不等于U6時,結束解密;當的G值等于U6時,判斷的B值是否等于U7;當的B值不等于U7時,結束解密;當的B值等于U7時,執行步驟S7;
S7、依次判斷第一加密模塊至第四加密模塊,是否已經進行解密;將未進行解密的加密模塊進行解密:
將未解密加密模塊的第一行與該加密模塊的第三行進行替換,將未解密加密模塊的第二行與該加密模塊的第四行進行替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廣播電視大學,未經重慶廣播電視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236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雨刷控制裝置
- 下一篇:安全帶裝置及安全帶系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