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形態參數鑒別黑鯛真鯛及其雜交子代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1300.6 | 申請日: | 2016-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85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偉;張志勇;劉海林;許津;沈德華;賈超峰;祝斐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纓;孫健 |
| 地址: | 226007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形態 參數 鑒別 真鯛 及其 雜交 子代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形態參數鑒別黑鯛真鯛及其雜交子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測量鯛類樣品的形態參數,所述形態參數包括:全長、體長、體厚、眼徑和眼后頭長;建立黑鯛自交組、真鯛自交組、雌性真鯛和雄性黑鯛雜交組、雌性黑鯛和雄性真鯛雜交組的判別方程;將得到的形態參數帶入判別方程組中從而確定魚種。本發明能夠快速、準確鑒別黑鯛、真鯛及其雜交子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魚類鑒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形態參數鑒別黑鯛真鯛及其雜交子代的方法。
背景技術
黑鯛(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又稱黑棘鯛,屬于鱸形目(Perciformes),鯛科(Sparidae),棘鯛屬(Acanthopagrus)。我國沿海均產之,以黃、渤海產量較多。具有溫度、鹽度適宜范圍廣、肉質細膩、營養豐富、抗病力強等特點,但生長速度緩慢、養殖周期長、體色較暗賣相差。真鯛(pagrosomus major)屬于鱸形目(Perciformes),鯛科(Sparidae),真鯛屬(Pagrosomus),體色艷麗顏值高,生長速度快,但適溫范圍窄、肉質粗糙、抗逆性較差。
遺傳雜交技術是魚類品種選育與種質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雜交育種的基本原理是通過雜交手段可以使雜交子代綜合雙親的優良性狀、增加變異性,還可以產生可利用的雜種優勢;其實質是利用現有生物種質資源的基因和性狀進行重組,將分散于不同群體的基因組合在一起,建立合意的基因型和表型。
基于雜種優勢理論,鑒于真鯛、黑鯛各自優勢互補的特點,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于2014年開展了真鯛與黑鯛的雜交育種研究,并成功獲得正反交后代,經過20月齡的養殖,雜交子代已發育為成魚,魚體外部形態雖與真鯛有較大差異,但與黑鯛個體形態非常接近。為此,尋找一種可以判別黑鯛真鯛及其雜交子代的方法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形態參數鑒別黑鯛真鯛及其雜交子代的方法,能夠快速、準確鑒別黑鯛、真鯛及其雜交子代。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基于形態參數鑒別黑鯛真鯛及其雜交子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測量鯛類樣品的形態參數,所述形態參數包括:全長、體長、體厚、眼徑和眼后頭長;
(2)建立黑鯛自交組、真鯛自交組、雌性真鯛和雄性黑鯛雜交組、雌性黑鯛和雄性真鯛雜交組的判別方程;
(3)將得到的形態參數帶入判別方程組中從而確定魚種。
所述步驟(1)中形態參數中的全長是鯛類樣品的魚體吻端至尾鰭末端的長度,測量時鯛類樣品的頭尾軸保持平行。
所述步驟(1)中形態參數中的體長是鯛類樣品的魚體吻端至最后一枚脊椎骨末端的距離,測量時鯛類樣品的頭尾軸保持平行。
所述步驟(1)中形態參數中的體厚是鯛類樣品的魚體兩側最大距離,測量時鯛類樣品的背腹軸保持平行。
所述步驟(1)中形態參數中的眼徑是鯛類樣品的魚體的眼眶內徑。
所述步驟(1)中形態參數中的眼后頭長是鯛類樣品的魚體的眼眶后緣至鰓蓋骨后緣的距離,測量時鯛類樣品的背腹軸保持平行。
所述的判別方程如下:
真鯛自交組:Y1=3882.753X1+4285.806X2-1111.759X3+2752.870X4-1957.971;
黑鯛自交組:Y2=3944.204X1+4204.179X2-1421.639X3+3211.476X4-2032.330;
雌性真鯛和雄性黑鯛雜交組:Y3=4093.490X1+4220.458X2-1906.889X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未經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13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淡水養殖高品質南美白對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復合生態養殖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