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茶樹蟲的防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81119.5 | 申請日: | 2016-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12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5 |
| 發明(設計)人: | 韋持章;韋錦堅;李金婷;廖春文;陳杏;陳遠權;農玉琴;曾志云;周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3/00 | 分類號: | A01G13/00;A01N65/38;A01N43/90;A01N35/02;A01N31/02;A01N37/02;A01N27/00;A01P7/00;A01P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2406 ***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樹 防治 方法 | ||
1.一種茶樹蟲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茶園周邊及茶園行道上種植香樟樹,茶樹行間種植黑麥草;
(2)在幼蟲尚未化蛹成蟲未羽化出土之前,在茶叢下撒施2.0-3.0%亞胺硫磷粉劑,每叢80-120g,將土耙松,聯結施肥,用碎餅粉摻入生物殺蟲劑制成毒餌,開溝施入根際土中,誘殺蠐螬;
(3)誘捕成蟲,以正己烷為溶劑,將茶樹揮發物反-2-己烯醛、順-3-己烯-1-醇、順-3-己烯乙酸酯、香葉醇、芳樟醇、反-羅勒烯及抗氧化劑2,6-二叔丁基對甲酚分別配制成濃度為10-3g/mL~10-1g/mL的味源劑及氧化劑溶液,將各味源劑及氧化劑溶液按比例添加到硅橡膠載體上,待正己烷溶劑揮發后,制成誘芯,將誘芯嵌在黃色粘蟲板的中心空槽上,組成誘捕器,誘捕器釘制在小竹竿上,插入茶樹叢中;在5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成蟲羽化始盛期進行誘捕,10日后再次誘捕葉蟬;
(4)冬季清除園間病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樹蟲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黑麥草的播種量為1.5~2.0kg/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樹蟲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生物殺蟲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組分所制成:阿維菌素0.5-1份、番茄葉10-15份、天花粉5-15份、黃芪10-20份、除蟲菊10-25份、地黃10-20份、大豆油60-100份、乳化劑0.1-0.5份。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茶樹蟲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殺蟲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組分所制成:阿維菌素0.75份、番茄葉12.5份、天花粉10份、黃芪15份、除蟲菊17.5份、地黃25份、大豆油80份、乳化劑0.35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樹蟲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味源劑的各成分質量配比如下:反-2-己烯醛、順-3-己烯-1-醇、順-3-己烯乙酸酯、香葉醇、芳樟醇、反-羅勒烯2,6-二叔丁基對甲酚=1~5.0∶10~20∶5~15∶5~15∶30~40∶5~15∶2~ 1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茶樹蟲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味源劑各成分質量配比如下:反-2-己烯醛、順-3-己烯-1-醇、順-3-己烯乙酸酯、香葉醇、芳樟醇、反-羅勒烯2,6-二叔丁基對甲酚=2.5∶15∶10∶10∶35∶10∶6。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樹蟲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冬季采用波美0.5度以內的石硫合劑清園,清除病枝病葉,并集中燒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未經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111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軸光伏設備及溫室環境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苗期收卸膜機的地膜鏟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