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均溫板及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0847.4 | 申請日: | 2016-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64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東輝;吳明發;張鳳梅;史國進;楊珊珊;丁玉鑫;王劍橋;周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8D15/04 | 分類號: | F28D1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曉靜 |
| 地址: | 21200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面 方向 梯度 多孔 毛細芯 均溫板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熱源的第二板材和用于散熱的第一板材,所述第一板材上安裝有第一梯度多孔毛細芯,第二板材上安裝有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第一梯度多孔毛細芯與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面向第一梯度多孔毛細芯的一側設有空腔,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側面設有與空腔導通的充注管,所述第一梯度多孔毛細芯和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均為梯度孔隙結構,第一梯度多孔毛細芯和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中均充注有流體工質;所述第一梯度多孔毛細芯孔徑自中心向四周孔徑不斷變小,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孔徑自四周向中心孔徑不斷變小,第一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孔徑和孔隙率均大于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孔徑和孔隙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度多孔毛細芯為泡沫金屬,孔數為60PPI~100PPI,孔隙率變化范圍為0.9~0.97;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孔徑為泡沫金屬,孔數為100PPI~300PPI I,孔隙率變化范圍為0.6~0.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中心延伸有凸臺,凸臺的上表面與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表面平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內安裝有若干個支撐結構,支撐結構兩端分別與第一梯度多孔毛細芯和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工質為經過脫氣去離子化處理的去離子水、乙醇、丙酮和氟里昂的中的任意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氣去離子化處理為先對流體工質加熱后冷凝,然后去離子純凈處理。
7.一種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均溫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通過沖壓形成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
2)分別制作第一梯度多孔毛細芯和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通過真空高溫燒結方法,將第一梯度多孔毛細芯緊密附著于第一板材內表面,第二梯度多孔毛細芯緊密附著于第二板材內表面;
3)將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沿四周邊緣密封連接,并在一側面連接充注管,形成一內部具有空腔的均溫板本體;
4)通過充注管對銅均溫板進行充注、抽真空,最后密封而成。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均溫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內的真空度為10-2~10-1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科技大學,未經江蘇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084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采用電磁吸附反射鏡模擬目標抖動的方法
- 下一篇:雙刀式保芯鉛筆刨筆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