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室內用重組竹的施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80252.9 | 申請日: | 2016-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95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龍大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7K3/02 | 分類號: | B27K3/02;B27K3/15;C08L61/06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專利商標事務所 45102 | 代理人: | 黃有斯 |
| 地址: | 545004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室內 重組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竹材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室內用重組竹的施膠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竹子種類、竹林面積、蓄積量均占世界之冠,素有“竹子王國”之稱。竹材成長期短,一旦育成竹林,就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竹材,因此發展利用重組竹是解決我國家具材料短缺的切實可行的途徑。
重組竹具有天然木質感,表面紋理自然流暢,富于變化,色彩多樣,觸感與木材相同,溫暖可親,滑爽宜人。重組竹主要用于生產室內、外地板、餐桌椅、客廳家具等。近年,我國對重組竹在家具方面的應用方面進行開發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大批量的重組竹家具上市。
重組竹是將竹材加工成長條狀竹篾、竹絲或碾碎成竹絲束,經干燥后施膠,再干燥,然后鋪放在模具中,經高溫高壓熱固化而成,其中,施膠工序是關鍵環節:施膠不足易導致重組竹開裂,施膠過量不僅浪費資源,而且影響重組竹質量。而現有的室內用重組竹施膠方法較簡單粗放,存在較多缺點:有的方法沒有明確施膠的時間、用量等參數,有的方法雖然明確了施膠的時間、用量等參數,但是參數設置不合理,導致施膠太多或不足,最終影響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室內用重組竹的施膠方法,這種室內用重組竹的施膠方法可以解決現有施膠方法因參數不合理所導致的產品質量較差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室內用重組竹的施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捆扎:將重組竹竹絲整理整齊后捆扎;
B、裝框:將捆扎好的重組竹竹絲裝入金屬框中;
C、調制膠水:按照1:1.7的重量比,稱取酚醛樹脂膠和水,混合均勻,得到膠水,轉入施膠井中;
D、浸膠:將裝入金屬框的重組竹竹絲轉入施膠井中進行浸漬處理13分鐘~25分鐘;其中,重組竹竹絲和膠水的重量比為1:4;
E、陳放:將浸膠處理后的重組竹竹絲陳放20分鐘~40分鐘;
F、干燥:將陳放后的重組竹竹絲轉入干燥窯中,調整干燥窯內溫度為60℃~70℃,干燥至含水率為8%~18%。
上述技術方案中,更具體的方案還可以是:膠水的密度為1.055克/立方厘米。
進一步的,金屬框的尺寸為長×寬×高=1.2米×1.2米×2.0米。
進一步的,每個金屬框中裝800千克重組竹竹絲。
更進一步的,重組竹竹絲上膠量為7%~1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采用重量比為1:1.7的酚醛樹脂膠和水調制膠水,在滿足室內用重組竹質量要求的情況下,合理降低了酚醛樹脂膠的用量,使得重組竹的硬度降低,有利于減少重組竹的后續加工對刀具的不良影響。
2、本發明采用尺寸為1.2米×1.2米×2.0米的金屬框裝重組竹竹絲,并設置重組竹竹絲和膠水的重量比為1:4,能夠保障重組竹絲充分浸漬與膠水中,達到適宜的上膠量,最終保證重組竹的質量。
3、本發明依據室內用重組竹的質量要求對裝框、膠水調制、浸膠等工序進行了創新,合理降低了室內用重組竹膠水的使用量,不僅節約了資源,更保證了施膠的質量,提高了室內用重組竹板材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室內用重組竹的施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重組竹竹絲整理整齊后捆扎,裝入金屬框中,按照1:1.7的重量比,稱取酚醛樹脂膠和水,混合均勻,得到密度為1.055克/立方厘米的膠水,轉入施膠井中,備用,將裝入金屬框的重組竹竹絲轉入施膠井中進行浸漬處理13分鐘;將浸膠處理后的竹絲陳放20分鐘,將陳放后的竹絲轉入干燥窯中,調整干燥窯內溫度為65℃,干燥至竹絲含水率為8%。
本實施例中的金屬框的尺寸為1.2米×1.2米×2.0米,每個金屬框中裝800千克竹絲。
本實施例浸膠步驟中重組竹竹絲和膠水的重量比為1:4,重組竹竹絲上膠量為8.5%。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025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