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節電池的電壓采集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80228.5 | 申請日: | 2016-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767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30 |
| 發明(設計)人: | 徐文賦;任素云;賀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藍微新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蔣劍明 |
| 地址: | 516006 廣東省惠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電 電壓 采集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管理電路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多節電池 的電壓采集電路。
背景技術
以電池作為動力來源的電子設備或裝置的應用日漸廣泛, 如園林電動工具、電動汽車及混合動力汽車、后備電池系統、 電網能量儲存、高功率便攜式設備等。如需設備安全、可靠、 高效、長壽命工作,則需對設備的核心部件電池組進行保護, 對每一節單體電池的電壓進行監控,保證其充放電過程在安全 的電壓及溫度范圍內,避免過充過放電現象的發生;還需保證 每單體電池電壓的一致性,避免由單節電池的故障或失效而引 起整組電池的失效,常規的方法是啟用電池均衡,對單體電壓 偏高的電池進行放電,以達到與整組其他節電池等同的電壓, 且誤差需在可接受的程度范圍內,以保證電池組中每節電池電 壓的一致性。在某些應用場合,由于安裝方式的限制或是因為 電池電壓采集線排布的不合理或干擾等因素,會造成每節電池 電壓采集的精度不一致,從而導致電池組單體電壓不一致的幾 率增大,可能導致某節電池提前故障或者失效。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提及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多節電池 的電壓采集電路。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節電 池的電壓采集電路,包括由至少2個電池單體以串并聯方式組 成的電池組、電壓采集線束、采集線束連接器、電池管理IC, 所述電壓采集線束包括至少三根用于檢測每一電池單體兩端電 壓的電壓采集線,所述電壓采集線的一端連接所述電池單體的 正、負極,另一端連接至采集線束連接器對應輸入端口,采集 線束連接器輸出端口與電池管理IC輸入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多節電池的電壓采集電路還包括供電電路; 所述供電電路的正極輸入端與電池組的總正端連接,負極輸入 端與電池組總負端連接,電源輸出端與電池管理IC的電源端連 接;所述供電電路可以提高系統穩定性和節能度。
優選的,所述多節電池的電壓采集電路還包括供電輸入線 C_n’,所述供電輸入線的一端與電池組總正端連接,另一端與 采集線束連接器的供電轉接端口連接,所述供電轉接端口還與 供電電路的正極輸入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多節電池的電壓采集電路還包括供電支路, 所述供電支路的一端與電池組總正端對應的電壓采集線通過采 集線束連接器電連接,另一端與供電電路的的正極輸入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供電支路中串聯一0歐姆電阻。
優選的,所述多節電池的電壓采集電路還包括微控單元 MCU,所述微控單元MCU與多串電池管理IC以通訊方式連接。
所述電池管理IC與微控單元MCU的通訊方式為CAN或RS232 或RS485或SPI中的任意一種。
優選的,每一所述采集線束連接器與電池管理IC之間還依 次連接有防靜電電路單元、穩壓電路單元和濾波電路單元。
所述防靜電電路單元采用TVS管;所述穩壓電路單元采用 耐壓等級為6.2V的穩壓管;所述濾波電路單元采用一階RC低 通濾波電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一種多節電池電壓采集的 聯接電路主要應用于BMS系統(即電池管理系統,是集電池監 測、控制與管理為一體的、復雜的電氣測控系統)上,其連線 簡單,各節點清晰明了,方便維修,而且抗干擾性好,對電池 組各節電池電壓的采集精度高,可靠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電路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多節電池的電壓采集電路,包括由至少2 個電池單體以串并聯方式組成的電池組、電壓采集線束、采集 線束連接器、電池管理IC,所述電壓采集線束包括至少三根用 于檢測每一電池單體兩端電壓的電壓采集線,所述電壓采集線 的一端連接所述電池單體的正、負極,另一端連接至采集線束 連接器對應輸入端口,采集線束連接器輸出端口與電池管理IC 輸入端連接。
所述多節電池的電壓采集電路還包括供電電路;所述供電 電路的正極輸入端與電池組的總正端連接,負極輸入端與電池 組總負端連接,電源輸出端與電池管理IC的電源端連接;所述 供電電路可以提高系統穩定性和節能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藍微新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藍微新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02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