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熱氣回收裝置的氣化爐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80044.9 | 申請日: | 2016-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3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勝;呂俊復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煤燃燒工程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C10J3/48 | 分類號: | C10J3/48;C10J3/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氣 回收 裝置 氣化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氣化的煤化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熱氣回收裝置的氣化爐。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的氣化爐多采用激冷流程,從氣化室出來的1200℃~1500℃的高溫煤氣直接進入激冷室進行降溫,通過激冷室直接將煤氣溫度降至200℃左右,造成了高溫煤氣的熱量直接流失掉以及熱能浪費,降低了熱量利用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帶熱氣回收裝置的氣化爐,所述帶熱氣回收裝置的氣化爐能夠吸收高溫煤氣的熱量,提高熱量利用率。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帶熱氣回收裝置的氣化爐,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下部限定出集渣池,所述集渣池設有粗煤氣出口和排渣口;內殼,所述內殼設在所述外殼內且與所述外殼間隔開,所述內殼由水冷壁構成,所述水冷壁具有冷卻水進口和冷卻水出口,所述內殼的頂部和所述外殼的頂部分別設有內殼進口和外殼進口,所述內殼內限定出氣化室和熱回收室,所述熱回收室與所述氣化室連通且位于氣化室下方,所述熱回收室與所述粗煤氣出口連通;噴嘴,所述噴嘴設在所述外殼的頂部且穿過所述內殼進口和所述外殼進口伸入至所述氣化室內;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設在所述內殼和所述外殼之間以定位所述內殼和所述外殼。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帶熱氣回收裝置的氣化爐,氣化室產生的高溫煤氣可通入熱回收室,并與熱回收室的水冷壁進行熱交換,從而可降低高溫煤氣的溫度,并產生蒸汽,以提高氣化爐的熱能利用率,減少熱能浪費。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內殼包括:上集箱和下集箱,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分別用于集水且分別位于所述外殼的上部和下部;多個水冷管,每個水冷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所述上集箱和所述下集箱相連。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熱回收室內設有多組水冷屏。
可選地,多組所述水冷屏沿所述內殼的周向分布且沿所述內殼的軸向延伸。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熱回收室的出口位于所述集渣池的冷卻水液面的上方, 所述集渣池內設有與所述熱回收室的出口連通的導氣管,所述導氣管與所述外殼限定出排氣空間,所述粗煤氣出口與所述排氣空間連通。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熱回收室的出口位于所述集渣池的冷卻水液面的下方,所述粗煤氣出口和所述熱回收室之間通過管道連通。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內殼進口和所述外殼出口之間通過第一水冷壁連通,所述噴嘴的下端穿過所述第一水冷壁與所述氣化室連通。
可選地,所述內殼包括上水冷壁和下水冷壁,所述上水冷壁的下部與所述下水冷壁的上部連通,所述上水冷壁與所述下水冷壁通過第二水冷壁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上水冷壁的進口設在所述外殼上且對應于所述氣化室的下部,所述上水冷壁的出口設在所述外殼上且對應于所述氣化室的上部。
進一步地,所述下水冷壁的進口設在所述外殼上且對應于所述熱回收室的下部,所述下水冷壁的出口設在所述外殼上且對應于所述熱回收室的上部。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帶熱氣回收裝置的氣化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帶熱氣回收裝置的氣化爐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00:氣化爐
1:外殼,11:集渣池,111:粗煤氣出口,112:排渣口,12:導氣管,121:錐形段,122:排氣空間,13:管道;
2:內殼,21:上水冷壁,211:上水冷壁的進口,212:上水冷壁的出口,22:下水冷壁,221:下水冷壁的進口,222:下水冷壁的出口,23:氣化室,24:熱回收室,25:水冷屏,251:水冷屏的進口,252:水冷屏的出口;
3:噴嘴,31:噴嘴進口;
4:第一水冷壁,41:第一水冷壁進口,42:第一水冷壁出口;
5:第二水冷壁,51:第二水冷壁進口,52:第二水冷壁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煤燃燒工程研究中心,未經清華大學煤燃燒工程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8004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