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75410.1 | 申請日: | 2016-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02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小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小忠 |
| 主分類號: | H02K21/24 | 分類號: | H02K21/24;H02K1/18;H02K1/20;H02K1/2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珒 |
| 地址: | 211504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流 永磁 輪轂 電機 | ||
本發明屬于電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由定子總成和轉子總成組成;定子總成包括定子本體、電磁線圈繞組鐵芯組和電機軸,電機軸設置在定子本體上,轉子總成套裝在電機軸上;電磁線圈繞組鐵芯組由若干個相互獨立布置的鐵芯、電磁線圈組成,若干個鐵芯以電機軸為圓心、沿圓周方向排列布置,鐵芯側部與定子本體固定連接,電磁線圈繞設在鐵芯上;轉子總成包括轉子本體和永磁體組,轉子本體上設置有環形槽,電磁線圈繞組鐵芯組位于環形槽的槽體內部,永磁體組固設在環形槽內正對鐵芯位置。本專利電機結構簡單,實現鐵芯雙極利用,電機效率更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的是一種無端蓋的、定子上鐵芯雙極利用的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開車出行已成為多數人交通行為,但是現有的車輛大多使用石化燃料,使用石化燃料不但給用戶增加用車成本,也污染生態環境,特別是空氣污染嚴重,霧霾天氣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所以政府以財政補貼方式鼓勵大眾購買新能源汽車,世界各大車企和科技公司都在積極研制.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隨著石油資源逐漸枯竭空氣污染日趨嚴重,純電動汽車以低噪音.零排放等優點,成為未來汽車界的主流最為可能。純電動汽車的電機又以直流永磁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最為理想,省去傳統汽車上從發動機到傳動橋等諸多復雜笨重零部件,降低整車重量,增加整車利用空間。目前純電動汽車的動力和續行里程還難以和傳統石化燃料汽車相比,在現有的動力電池儲電和充電技術沒有明顯進步條件下,需要一種更高效的輪轂電機來實現動力和續行里程的提高,讓更多人愿意購買純電動汽車,以達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的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使得電磁線圈繞組鐵芯能夠雙極利用。
本發明的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由定子總成和轉子總成組成;定子總成包括定子本體、電磁線圈繞組鐵芯組和電機軸,電機軸設置在定子本體上,轉子總成套裝在電機軸上;電磁線圈繞組鐵芯組由若干個相互獨立布置的鐵芯、電磁線圈組成,若干個鐵芯以電機軸為圓心、沿圓周方向排列布置,鐵芯側部與定子本體固定連接,電磁線圈繞設在鐵芯上;轉子總成包括轉子本體和永磁體組,轉子本體上設置有環形槽,電磁線圈繞組鐵芯組位于環形槽的槽體內部,永磁體組固設在環形槽內正對鐵芯位置。
上述的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更進一步,轉子總成包圍定子總成的電磁線圈繞組鐵芯組部分,不包圍定子總成上定子本體部分,定子本體外置于電機一側。
上述的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更進一步,環形槽內的兩側壁上均設置有永磁體組。
上述的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更進一步,所述的永磁體組由永磁塊依次排列而成,相鄰永磁塊的磁極相反布置;環形槽內兩側壁上的永磁體塊成對布置且朝向鐵芯的磁極相反。
上述的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更進一步,所述的鐵芯為工字型。
上述的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更進一步,所述的定子本體沿鐵芯布置的圓周方向設置有環形安裝槽,環形安裝槽上設置有若干個支架組,工字型的鐵芯的豎部卡固在相鄰的支架組之間,且支架組位于工字型的鐵芯的上下橫部之間。
上述的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更進一步,所述的支架組由外周支架和內周支架組成,外周支架、內周支架分別沿環形安裝槽的槽口外周、內周布置,外周支架為圓弧形且弧面朝向圓周外部,內周支架為圓弧形且弧面朝向圓周內部。
上述的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更進一步,所述的定子本體上設置有散熱通孔。
上述的直流永磁無刷輪轂電機,更進一步,所述的定子本體為盤形結構,定子本體與電機軸為一體化結構。
本專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小忠,未經陳小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54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形成裝置和圖像形成方法
- 下一篇:打印控制裝置和打印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