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機器人應用的過渡軌跡規劃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75346.7 | 申請日: | 2016-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0035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夏正仙;馮日月;臧秀娟;王繼虎;王明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埃斯頓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9/02 | 分類號: | B25J9/02;B25J9/16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銘 |
| 地址: | 21110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 機器人 應用 過渡 軌跡 規劃 方法 | ||
1.一種工業機器人應用的過渡軌跡規劃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過渡軌跡規劃需要的運動參數導入機器人過渡軌跡規劃模塊
機器人末端點位姿由位置矢量(x,y,z)和RPY姿態矢量(α,β,γ)共同描述,組合成一個6自由度的復合矢量(x,y,z,α,β,γ),過渡軌跡規劃需要的運動參數有:第一條軌跡起點位姿P0、終點位姿P1,第二條軌跡終點位姿P2,過渡參數百分比a;工程約束條件包括:系統最大速度Vmax、系統最大加速度Amax、系統允許的最大弓高誤差Emax;
步驟2:確定軌跡P0 P1與軌跡P1 P2之間過渡軌跡的起點和終點的位姿
當軌跡P0 P1是笛卡爾空間的直線軌跡時,過渡起點Ps到拐點P1的直線長度是軌跡P0 P1直線長度的一半乘以過渡參數百分比a;當軌跡P0 P1是笛卡爾空間的圓弧軌跡時,過渡起點Ps到拐點P1的弧長是軌跡P0 P1弧長的一半乘以過渡參數百分比a;設定過渡起點Ps到拐點P1的RPY姿態矢量變化對應軌跡P0 P1RPY姿態矢量變化的一半乘以過渡參數百分比a;
當軌跡P0 P1是關節空間軌跡時,設定過渡起點Ps到拐點P1的各關節位置變化對應軌跡P0 P1各關節位置變化的一半乘以過渡參數百分比a,進一步根據正向運動學計算出過渡起點Ps的位姿;
當軌跡P1 P2是笛卡爾空間的直線軌跡時,拐點P1到過渡終點Pe的直線長度是軌跡P1 P2直線長度的一半乘以過渡參數百分比a;當軌跡P1 P2是笛卡爾空間的圓弧軌跡時,拐點P1到過渡終點Pe的弧長是軌跡P1 P2弧長的一半乘以過渡參數百分比a;設定拐點P1到過渡終點Pe的RPY姿態矢量變化對應軌跡P1 P2的RPY姿態矢量變化的一半乘以過渡參數百分比a;
當軌跡P1 P2是關節空間軌跡時,設定拐點P1到過渡終點Pe的各關節位置變化對應軌跡P1 P2各關節位置變化的一半乘以過渡參數百分比a,進一步根據正向運動學計算出過渡終點Pe的位姿;
步驟3:確定過渡軌跡的邊界速度
由外部軟件模塊機器人的加減速軌跡規劃算法,輸入軌跡P0 P1在過渡起點Ps處的速度,軌跡P1 P2在過渡終點Pe處的速度,為簡化計算,約定過渡軌跡起、終點的邊界速度相等;
笛卡爾空間軌跡對應末端點的路徑速度Vpath、末端點的姿態旋轉速度Vori,關節空間軌跡對應各關節的速度,此情況下,借助雅可比矩陣,由各關節的速度直接計算出機器人末端點位姿6個自由度的速度;
步驟4:利用弓高誤差來約束過渡軌跡的邊界速度
假定軌跡P0 P1與軌跡P1 P2之間有個假想的小圓弧,通過弓高誤差來調整曲率半徑r,然后利用r對軌跡銜接速度進行約束,保證過渡軌跡邊界速度Vpath和Vori不超過允許的軌跡銜接速度;關節空間軌跡用過渡點與拐點之間的直線連線替代原軌跡計算拐點處的夾角;軌跡P0 P1與軌跡P1 P2在拐點P1處的切向速度矢量的夾角為θ,對路徑速度Vpath的約束公式如下:
其中,Vmax為系統最大速度,Amax為系統最大加速度,Emax系統允許的弓高誤差參數,
定義一個角度到毫米的量綱轉換系數λ,將姿態旋轉速度等效為一個長度上的速度矢量λVori;
軌跡P0 P1與軌跡P1 P2在拐點P1處的切向姿態旋轉速度矢量的夾角為θori,對姿態旋轉速度Vori的約束公式如下:
其中,
步驟5:將笛卡爾空間軌跡在過渡軌跡邊界點的速度Vpath和Vori分解到位姿6個自由度上
若軌跡P0P1是笛卡爾空間軌跡,將過渡起點Ps處的速度Vpath和Vori分解到位姿6個自由度上;若軌跡P1P2是笛卡爾空間軌跡,將過渡終點Pe處的速度Vpath和Vori分解到位姿6個自由度上;
步驟6:計算過渡軌跡起點Ps和終點Pe的位姿6個自由度上的加速度
假定過渡起點Ps處的瞬間是勻速,過渡終點Pe處的瞬間是勻速,通過速度差分計算得到過渡軌跡起點Ps和終點Pe的位姿6個自由度上的加速度;
步驟7:計算過渡軌跡運行時間T
假定過渡軌跡的執行時間與從過渡起點Ps勻速運動到拐點P1再勻速運動到過渡終點Pe的直線段時間相等,依此設定,分別計算位置過渡的運行時間T1和姿態過渡的運行時間T2,T選取較長的時間:
若其中存在位置或姿態不過渡,則將對應的運行時間置為零;
步驟8:對機器人過渡軌跡末端點位姿的6個自由度分別構造過渡曲線方程P(σ),采用兩條拋物線運動的疊加融合為過渡軌跡的運動,矩陣方程如下:
P(σ)=P1(σ)+η(σ)[P2(σ)-P1(σ)](4)
其中,σ是過渡時間t的參數化變量;P1(σ)是與過渡起點Ps相連的拋物線,是關于變量σ的二次函數,與第一段軌跡相切于過渡起點Ps;P2(σ)是與過渡終點Pe相連的拋物線,是關于變量σ的二次函數,與第二段軌跡相切于過渡終點Pe;η(σ)是保證曲線P1(σ)過渡到曲線P2(σ)的過渡函數,η(σ)=6σ5-15σ4+10σ3;
將過渡軌跡起點Ps和終點Pe的邊界條件:位姿、速度、加速度,帶入公式(4)的矩陣方程,確定過渡軌跡的位姿6個自由度的曲線方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埃斯頓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埃斯頓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534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童車自動開門裝置
- 下一篇:長條緩沖泡棉黏貼組裝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