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尾礦處理系統及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74307.5 | 申請日: | 2016-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895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03 |
| 發明(設計)人: | 馬躍;高樹龍;李偉;張勇;王鞍山;路暢;韓洪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地拓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B9/06 | 分類號: | B03B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鄭自群 |
| 地址: | 116200 遼寧省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尾礦 處理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尾礦回收利用的系統及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金尾礦處理系統及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黃金礦床種類繁多,大小礦床遍布全國,為黃金礦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基礎。但黃金生產由于受產業政策、技術裝備、選冶工藝及資金等各種因素的制約,資源利用程度普遍偏低,浪費現象嚴重。
我國黃金系統每年排放的尾礦已超過2450萬噸,目前尾礦綜合利用率很低,大約為7%,一般仍采用堆存方法處理,不僅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尾礦庫周圍環境污染,而且需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尾礦庫修筑及維護,因此,對于黃金尾礦綜合利用已成為黃金礦山資源綜合利用和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重要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金尾礦處理系統及處理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尾礦堆積而污染環境等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金尾礦處理系統,包括入料機構、與入料機構連接的螺旋溜槽、與螺旋溜槽分別連接的第一膏體濃縮機與濃縮機、與濃縮機連接的塔磨機、與塔磨機分別連接的浸出吸附裝置與第二膏體濃縮機、與第二膏體濃縮機連接的膏體充填系統,所述第一膏體濃縮機還與膏體充填系統連接,該金尾礦處理系統還包括一與螺旋溜槽連接的高位水池,該高位水池還分別與第一膏體濃縮機及濃縮機連接。
優選方案為,所述螺旋溜槽用于將金尾礦進行重新分離,并將粗顆粒礦漿提供給濃縮機,將細顆粒礦漿提供給第一膏體濃縮機。
優選方案為,所述濃縮機用于將引入的粗顆粒礦漿進行水礦分離。
優選方案為,所述浸出吸附裝置用于對有價元素進行回收。
優選方案為,所述膏體充填系統用于將第二膏體濃縮機的底流進行回填。
一種金尾礦處理方法:
一、金尾礦由入料機構進入;
二、通過螺旋溜槽將金尾礦進行重新分離,將粗顆粒礦漿回收后進入濃縮機,同時將細顆粒礦漿引入至第一膏體濃縮機進行膏體濃縮,濃縮過程中產生的溢流水進入高位水池,再返回至螺旋溜槽;
三、由第一膏體濃縮機引出的底流進入膏體充填系統進行回填;
四、粗顆粒礦漿通過濃縮機進行水礦分離,其溢流水進入高位水池,再返回至螺旋溜槽;
五、由濃縮機引出的底流進入塔磨機,通過塔磨機進行細磨,細磨后的礦漿進入浸出吸附裝置進行金等有價元素的回收,其尾渣進入第二膏體濃縮機進行膏體濃縮,由第二膏體濃縮機濃縮過程中產生的溢流水返回至塔磨機,其底流進入膏體充填系統進行回填。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的金尾礦處理系統可從廢棄的金尾礦中重新提煉金等有價元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并實現無尾化處理,降低廢物放,達到消除尾礦庫目的。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金尾礦處理系統的功能模塊圖。
圖中:
10、入料機構;20、螺旋溜槽;30、第一膏體濃縮機;40、濃縮機;50、塔磨機;60、浸出吸附裝置;70、第二膏體濃縮機;80、膏體充填系統;90、高位水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該金尾礦處理系統包括入料機構10、與入料機構10連接的螺旋溜槽20、與螺旋溜槽20分別連接的第一膏體濃縮機30與濃縮機40、與濃縮機40連接的塔磨機50、與塔磨機40分別連接的浸出吸附裝置60與第二膏體濃縮機70、與第二膏體濃縮機70連接的膏體充填系統80,所述第一膏體濃縮機30還與膏體充填系統80連接。該金尾礦處理系統還包括一與螺旋溜槽20連接的高位水池90,該高位水池90還分別與第一膏體濃縮機30及濃縮機40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地拓重工有限公司,未經大連地拓重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43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