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74140.2 | 申請日: | 2016-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705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兆建;謝嘉成;丁慧;邱衛忠;王淑平;陳宗順;張利軍;張耀成;王義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煤炭地質115勘查院;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B66C23/36;B66D1/28;B66D1/12;B66D1/14;B66D1/46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劉寶賢 |
| 地址: | 037003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井 垂直 救援 提升 系統 | ||
1.一種礦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統,包括礦井救援機動車、車載提升裝備基礎平臺和礦井救援艙;其特征在于:所述礦井救援機動車(1)安裝固定有起重機(14)、液壓系統(10)、車載提升裝備基礎平臺(4)以及通過通訊鋼絲繩(6)連接的救援提升裝置(5);所述救援提升裝置(5)是在礦井垂直救援時由通訊鋼絲繩(6)通過與礦井救援機動車相分離的井口獨立組裝式提升井架平臺(2)的天輪(7)垂直連接礦井救援艙(3)構成;所述車載提升裝備基礎平臺(4)包括集成的電機減速器模塊(15)、液壓站模塊(16)、滾筒模塊(17)和萬向聯軸器模塊(18)構成,所述電機減速器模塊(15)、液壓站模塊(16)、滾筒模塊(17)和萬向聯軸器模塊(18)均為固定可拆卸;并通過救援提升裝置監控系統(8)實現對礦井救援艙及其被困人員實施救援和監控;
所述礦井救援機動車(1)包括在駕駛室后的車底盤縱梁(9)上固定的所述起重機(14)、所述液壓系統(10)、前輔助支撐(11)和后輔助支撐(12),在車底盤橫梁(13)上安裝固定有救援提升裝置(5)、車載提升裝備基礎平臺(4)及其救援提升裝置監控系統(8);
所述車載提升裝備基礎平臺(4)是包括集成的電機減速器模塊(15)、液壓站模塊(16)、滾筒模塊(17)和萬向聯軸器模塊(18)構成,所述電機減速器模塊(15)、液壓站模塊(16)、滾筒模塊(17)和萬向聯軸器模塊(18)均通過U型螺栓與礦井救援機動車(1)實現固定可拆卸;其中:電機減速器模塊(15)是由電機(19)、減速器(20)及其槽鋼結構底座Ⅰ(21)構成;液壓站模塊(16)是由液壓站(22)及其槽鋼結構底座Ⅱ(23)構成;滾筒模塊(17)是由滾筒(24)盤式制動器盤閘(25)及其槽鋼結構底座Ⅲ(26)構成;萬向聯軸器模塊(18)是由減速器低速端(27)連接盤通過十字軸式萬向聯軸器(28)連接滾筒端連接盤(29)構成;并通過萬向聯軸器模塊(18)實現減速器(20)與滾筒(24)的運轉連接;
所述救援提升裝置監控系統(8)是在槽鋼結構底座Ⅳ(38)上固定有救援提升電控系統(30)以及救援提升監控和通訊裝置(31);其中,救援提升機電控系統(30)是依次由一側固定連接的主控柜(32)、制動柜(33)、變頻電源柜(34)和另一側的操作臺Ⅰ(35)、操作臺Ⅱ(36)構成,并采用布置在主控柜中的雙PLC與分別布置在電機軸和井口獨立組裝式提升井架平臺(2)上部天輪(7)軸處的兩個數字變頻器對礦井救援艙(3)進行平滑調速控制,對礦井救援艙(3)的起動、加速、等速、減速、爬行和停止的過程中提供各種保護及監控;操作臺Ⅰ(35)設置有手柄及控制按鈕,操作臺Ⅱ(36)設置有監控顯示屏,用來監測滾筒(24)和礦井救援艙(3)運行的實時狀態;
所述救援提升監控和通訊裝置(31)是由操作臺Ⅲ(37)和設置在礦井救援艙(3)設備艙Ⅰ(44)中的探測盒(48)構成;探測盒(48)中設置有帶變焦鏡頭的高清晰彩色攝像頭、語音對講系統、照明燈和各種環境傳感器,進行各種數據采集并通過通訊鋼絲繩傳輸回位于操作臺Ⅲ(37)上的顯示頻上,從而完成氧氣、瓦斯、溫度的采集、并完成音視頻數據的編碼與傳輸、RFID定位查找;
所述井口獨立組裝式提升井架平臺(2)是在井架槽鋼底座(39)上鉸接有由型鋼裝配而成的獨立柱型結構,并通過四個支撐點支承救援系統載荷,在靠近救援機動車(1)一側鉸接有一個框架式斜撐(40),在頂端安裝有天輪(7),井口獨立組裝式提升井架平臺(2)中部安裝有防撞梁、行程開關和松繩保護裝置;
所述礦井救援艙(3)是由救援主艙(41)和救援副艙(42)構成,其中,救援主艙(41)是依次由導向艙Ⅰ(43)、設備艙Ⅰ(44)、生命艙Ⅰ(45)和緩沖艙Ⅰ(46)連接構成,所述救援主艙(41)高約4m,在設備艙Ⅰ(44)中集成有救援緩降裝置(47)、自救式氧氣裝置、接線盒、礦燈以及救援提升監控和通訊裝置探測盒(48),在生命艙下部設置有旋轉式分離底板(49),救援主艙(41)卡在救援通道中,手動操縱分離旋轉式分離底板(49);所述救援副艙(42)是依次由導向艙Ⅱ(50)、生命艙Ⅱ(51)和緩沖艙Ⅱ(52)連接構成,在救援主艙(41)卡在救援通道中或者救援通道彎曲主艙通過性不好時,選擇使用,備用救援;
所述通訊鋼絲繩(6)采用通信電纜為繩芯,外周分兩層反向纏繞鋼絲形成鎧裝承荷探測的電纜鋼絲繩;
所述礦井救援艙(3)的提升速度是2m/s,起重量是0.5t~1t;
所述礦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統是通過U型螺栓將各救援模塊固定在礦井救援機動車(1)上進行車載模式的救援,或由礦井救援機動車(1)自帶的起重機(14)將各救援模塊吊裝到距井口一定距離的地基上進行地面模式的救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煤炭地質115勘查院;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山西省煤炭地質115勘查院;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414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砂倉
- 下一篇:一種含抽屜式集塵艙的隧道除塵車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