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處理染料廢水的Fe摻雜核桃殼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73937.0 | 申請日: | 2016-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48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爽;周佳偉;張超;牛桃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30 | 分類號: | B01J20/30;B01J20/20;B01J20/28;C02F1/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王鋒,任立 |
| 地址: | 71006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處理 染料 廢水 fe 摻雜 核桃殼 活性炭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處理染料廢水的Fe摻雜核桃殼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合成染料被應用在各種工業領域,以滿足人類需要,包括紡織業、塑料品制造、造紙業、涂料加工、橡膠合成、皮革處理、食品業、化妝品制造等。已經被證實,在染料加工過程中大約有10%~15%的染料損失掉并被作為廢水排入到環境中。染料廢水具有高濃度、高色度、高pH值、多變化和難降解五大特點。因此,作為水體污染的重大威脅,染料廢水的處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更重要的是,水體中的染料會在水生生物體內富集,經生物鏈進入人體內,對人體產生致癌作用和誘導基因突變,同時也對人體的腎臟、肝臟、大腦、生殖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嚴重損傷。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成熟的染料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有:化學沉淀法,吸附法,生物處理法,膜過濾法,混凝和絮凝法,光催化法,化學氧化法。化學沉淀法易造成二次污染,沉淀難以處理;生物處理法受外界溫度、pH值等限制,難以大范圍應用;膜過濾法需外界施壓,且膜易受污染;混凝和絮凝法存在電荷和有效成分低,用量大,穩定性差,后處理難等缺點;光催化法受光響應范圍限制,太陽能利用效率低,工業化難以實施;化學氧化法原料成本昂貴,效率不高,短時間難以滿足生產需要。因此,吸附法被公認為是最有潛力的方法。一方面,緣于吸附法簡單、高效;另一方面,吸附劑的原料眾多,來源甚廣。其中,以農業廢棄物為原料制得炭材料,更被證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許多學者便是以農林副產物為原料,包括核桃殼、花生殼、玉米秸稈、水稻殼、甘蔗渣等,經過一系列簡單的物理化學方法處理,制得性能優異的炭材料用于相關領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翟云波(申請號201410684179.7)以茶籽殼為原料經過處理得富氮活性炭,對廢水中高氯酸鈉的吸附量為7.1mg/g;專利CN201310206866.3以廢棄花生殼為原料經過處理后得到改性纖維素吸附劑,對亞甲基藍的吸附量為160mg/g;操家順(申請號201310324695.4)以核桃殼為原料改性處理后得到活性炭,對陰離子型偶氮染料的吸附容量可達500mg/g。
武守陽等人(公開號201410656208.9)以花生殼為原料,經磷酸、硫酸混合液浸漬后,炭化、活化制得活性炭。后又以氯化亞鐵、氯化鐵、氨水為原料制得磁性顆粒后,加入到活性炭的溶液中,超聲制得負載鐵氧化物的活性炭,并應用于印染污水的處理中。該實驗方法過程繁瑣,方法復雜,要求較高。
黃艷芳等人(公開號201510177420.1)以商用活性炭為原料,將活性炭浸漬于已配好的氯化鐵的酸溶液中,后老化、干燥制得載鐵活性炭,并應用于甲苯吸附。使用該法生產產品,原料價格昂貴,吸附后活性炭再生條件困難,并且對甲苯的最高吸附量僅為226.32mg/g。
周林成等人(公開號201310409018.2)以花生殼為原料,浸漬入草酸鐵銨與硝酸銅的混合液中,后干燥、高溫炭化得到磁性碳材料。這種材料雖然具有吸附、催化降解雙重作用,但是在處理有機染料廢水過程中,對20mg/L~70mg/L的有機染料在30min后僅為85%~95%,吸附速率較慢,效果較差,難以滿足實際生產需要。
如何通過一種簡便快捷的方法制得快速、高效吸附染料的材料,并易于回收再利用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技術簡便、成本低廉、對染料能快速高效吸附并且易于回收再利用的用于處理染料廢水的Fe摻雜核桃殼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處理染料廢水的Fe摻雜核桃殼活性炭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酸液處理:將核桃殼置于酸液中進行攪拌2~4h后過濾,將濾餅洗至中性,干燥,得到酸液處理的核桃殼;
(2)無機鹽處理:將經過酸液處理的核桃殼加入到無機鹽水溶液中攪拌12h~24h,然后干燥,得到無機鹽-核桃殼混合物;
其中,所述無機鹽溶液為硫酸鐵溶液、硫酸亞鐵溶液、硝酸鐵溶液、硫酸亞鐵銨溶液中的一種或幾種;
(3)熱解處理:將無機鹽-核桃殼混合物在氮氣保護下加熱至600℃~800℃進行熱解反應,并保溫30min~90min,最后冷卻至室溫,得到Fe摻雜核桃殼熱解產物;
(4)活化處理:將Fe摻雜核桃殼熱解產物加入到氫氧化鉀溶液中,20℃~40℃下攪拌2h~5h,然后干燥、研磨后得到Fe摻雜核桃殼活性產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大學,未經西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39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