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臨床麻醉的藥物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73820.2 | 申請日: | 2016-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272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力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力萍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2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順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童強 |
| 地址: | 262703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臨床 麻醉 藥物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臨床麻醉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臨床手術中,麻醉是施行手術時或進行診斷性檢查操作時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創造良好的手術條件而采取的各種方法。病人在進行手術或診斷性檢查操作時,會感到疼痛,需要用麻醉藥物或其他方式使之暫時失去知覺。手術或檢查操作還可引起患者精神緊張或反射性不良反應。
目前醫院多采用注射針劑如普魯卡因等進行局部麻醉,例如牙科有許多乳牙換成牙、智牙、病牙需要拔除的病人,因懼怕注射針劑而引起的不良反應如面色蒼白、心慌、胸悶、惡心等,嚴重的還可以出現休克,而且有的術后出血不止,感染等情況發生,另外還有過敏反應等。這些懼怕心理和反應時有發生,給醫生的工作帶來很多麻煩,使患者深感痛苦,而且現有的西藥麻醉還存在麻醉風險。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臨床麻醉的藥物,使得具有臨床應用安全范圍大、無毒副作用、止痛止血效果好的優勢。在止痛的同時還具有消炎及抗腫的功效。而且術后患者可較快恢復感覺,減少術后不良反應。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臨床麻醉的藥物及制備方法,其藥物包括以下原料藥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洋甘菊提取物3-8份、生姜5-12份、荊芥1-5份、洋金花1-5份、丁香2-3份、麻黃3-10份、香附子1-5份、甘松1-6份、當歸4-10份、兩面針2-6份、生草烏1-6份、細辛1-8份、薄荷2-3份、甘草1-8份、黃連1-2份、馬錢子1-5份、白芷1-6份、制川烏3-4份、冬里麻1-5份、生地1-2份、青蒿1-6份、三七1-3份。
優選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洋甘菊提取物5-7份、生姜8-10份、荊芥2-3份、洋金花2-3份、丁香2-3份、麻黃6-8份、香附子2-4份、甘松3-4份、當歸6-8份、兩面針2-3份、生草烏2-5份、細辛2-4份、薄荷2-3份、甘草3-5份、黃連1-2份、馬錢子3-5份、白芷2-3份、制川烏3-4份、冬里麻2-3份、生地1-2份、青蒿3-4份、三七2-3份。
優選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洋甘菊提取物5份、生姜8份、荊芥3份、洋金花2份、丁香3份、麻黃6份、香附子2份、甘松3份、當歸6份、兩面針3份、生草烏2份、細辛3份、薄荷3份、甘草3份、黃連1份、馬錢子3份、白芷2份、制川烏3份、冬里麻2份、生地1份、青蒿3份、三七1份。
優選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洋甘菊提取物6份、生姜9份、荊芥2份、洋金花1份、丁香2份、麻黃6份、香附子2份、甘松4份、當歸7份、兩面針1份、生草烏3份、細辛2份、薄荷2份、2份、甘草3份、黃連1份、馬錢子2份、白芷2份、制川烏3份、冬里麻2份、生地2份、青蒿4份、三七2份。
優選地,所述藥物的劑型為酊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述原料藥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0.1~10μm體積平均粒徑的微米級顆粒的混合粉料;
(2)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對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質量4~8倍的醇濃度為85%~95%的乙醇,攪拌溶解后將乙醇溶液在4℃~6℃的條件下,靜置30~60小時,過濾后溶液濃縮并干燥;
(3)取第二步獲得的混合粉料,加入白酒,攪拌使其溶解,浸泡20~40小時,過濾,裝瓶備用;混合粉料與白酒的比例為:60~100g:200ml~600ml。
優選地,所述藥物的劑型為涂抹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先將所述原料藥材粉碎成粗粉過250目篩,收集通過250目篩的細粉得細粉;
(2)將細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兩次,第一次加重量份8-10倍量水煎煮1-3小時,過濾獲得煎液;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時,過濾獲得煎液;合并兩次煎液,過濾得濾液;將所得濾液加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80℃烘干后,室溫冷卻,研磨;
(3)最后研磨后的細粉調入甘油制成涂抹劑。
本發明中各原料的功效如下:
洋甘菊:可舒解焦慮、緊張、憤怒與恐懼,使人放松;同時具有止痛的功能。可緩和肌肉疼痛,尤其是因神經緊張引起的疼痛。
生姜: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折疊功效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藥毒。適用于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后,急以姜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
荊芥:味辛,微苦,性微濕;入肺、肝經。主治感冒發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癰腫,瘡疥,產后血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力萍,未經張力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38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凍瘡的保健品
- 下一篇:一種治療頭皮毛囊炎的中藥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