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納米復合光熱響應體系、樹脂材料及智能玻璃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72925.6 | 申請日: | 2016-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32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付國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付國東 |
| 主分類號: | C08K13/06 | 分類號: | C08K13/06;C08K9/04;C08K9/06;C08K3/22;C08K3/16;C08K5/50;C08K5/19;C08K3/24;C08K3/08;C08L25/06;C08L29/04;C08L27/06;C08J5/18;B32B |
| 代理公司: | 江蘇愛信律師事務所 32241 | 代理人: | 劉琦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復合 光熱 響應 體系 樹脂 材料 智能 玻璃 | ||
1.一種納米復合光熱響應體系,其特征在于,該體系包括過渡金屬離子、紫外-紅外吸收納米粒子、鹵化物、有機氮化合物和/或磷化合物,所述紫外-紅外吸收納米粒子是α醇羥基表面改性或β醇羥基表面改性的紫外-紅外吸收納米粒子,即通過將α醇羥基或β醇羥基接枝到紫外-紅外吸收納米粒子表面得到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復合光熱響應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渡金屬離子占0.1-5質量份,紫外、紅外吸收納米材料為0.2-20質量份,鹵化物為0.2-20質量份,有機氮化合物和/或磷化合物為0.4-2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復合光熱響應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將α醇羥基或β醇羥基接枝到紫外-紅外吸收納米材料表面,為采用化學或物理方式,用多元醇或聚多元醇對紫外-紅外吸收納米材料進行表面改性實現的,或者是由含有羥基的丙烯酸酯類及苯乙烯類單體通過表面接枝聚合作用接枝到紫外-紅外吸收納米材料表面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納米復合光熱響應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紅外吸收納米材料為氧化鎢、鎢酸鈉、鎢酸鉀、鎢酸銫、摻銻二氧化錫、摻銦二氧化錫、五氧化二釩、摻雜鎢的五氧化二釩、氧化釔、氧化鋅、氧化鉻、氧化鈰、二氧化鈦納米粒子的一種或多種混合,所述納米粒子直徑為1-500nm,醇羥基含量在0.01-10mol/kg。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納米復合光熱響應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渡金屬離子為Fe(II)、Co(II)、Cu(II)、Ni(II)、Mn(II)、Cr(II)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納米復合光熱響應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氮化合物和/或磷化合物為N(R)3、P(R)3、N+(R)3R1X-、P+(R)3R1X-、咪唑類化合物、噻吩類化合物、吡啶類化合物、嘌呤類化合物、呋喃類化合物、噻啉類化合物和苯并咪唑類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其中,R為芳香基團或烷基,R1為烷基,X為鹵素原子。
7.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納米復合光熱響應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鹵化物為無機金屬鹵化物及季銨鹽型鹵化物。
8.一種納米復合光熱響應樹脂材料,其特征在于,該材料由權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納米復合光熱響應體系,與聚合物樹脂和聚合物加工助劑混合后熔融擠出,或者混合后溶解形成的混合物。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納米復合光熱響應樹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樹脂的質量百分比含量為40-70%,納米復合光熱響應體系的質量百分比為1-30%,余量為聚合物加工助劑。
10.一種智能玻璃,其特征在于,該智能玻璃通過在玻璃基材上附著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納米復合光熱響應樹脂材料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付國東,未經付國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292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特丁基對苯二酚電纜
- 下一篇:一種基于分子組裝的聚吡嚨薄膜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