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麻醉止痛藥物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72640.2 | 申請日: | 2016-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488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任高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任高燕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05 | 分類號: | A61K36/8905;A61P23/00;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順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童強 |
| 地址: | 261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麻醉 止痛 藥物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草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麻醉止痛藥物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從醫學角度來講,麻醉的含義是通過藥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體或局部暫時失去感覺,以達到無痛的目的,為手術治療或者其它醫療檢查治療提供條件,在臨床手術中,尤其是局部麻醉的手術中,都需要使用麻醉藥。目前,普遍采用注射西藥普魯卡因和利多卡等麻醉劑或者采用傳導阻斷的方法進行麻醉,或者通過貼膜進行表面麻醉。現在采用的這些麻醉方式,雖然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卻存在著療效緩慢、治療費用高、毒副作用大的缺點,不僅操作繁瑣,而且對麻醉劑的用量有嚴格的要求,注射不足,起不到很好的麻醉效果,注射過量則會對人體的大腦、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對中藥類麻醉止痛藥的研制越來越有意義。
關于中藥麻醉止痛藥辨治痛證的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歸納:(一)辛溫通絡,活血止痛。中藥麻醉止痛藥氣味多辛溫,疼痛的病因固然復雜,但無論何因,均致經絡阻隔,筋脈失利,血滯不通。即使是熱證亦有熱奎脈絡,滯而不通之弊,所謂不通則痛。然辛能散能行,溫能舒漁脈絡,脈絡得利,氣血暢行,疼痛自滌。(二)因勢利導,擷取其長。中藥麻醉止痛藥,其性味功能各具特點,臨床應用要因勢利導、擷取其長。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麻醉止痛藥物,具有顯著療效,且見效快,服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優點。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麻醉止痛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桂皮20~30份、花椒8~15份、香附子6~10份、西紅花5~10份、云苔草1~5份、細辛2~6份、麻黃1~7份、透骨草2~10份、石菖蒲6~10份、薄荷6~12份、甘草5~10份、鴨兒芹4~10份、白芷3~8份、蓽茇4~8份、冬里麻6~10份、三七5~10份、洋甘菊6~12份、荊芥4~8份、陳皮3~7份、茜草4~8份。
優選地,所述的麻醉止痛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桂皮22~28份、花椒10~13份、香附子5~9份、西紅花6~8份、云苔草2~4份、細辛3~6份、麻黃2~6份、透骨草3~9份、石菖蒲7~9份、薄荷5~10份、甘草6~8份、鴨兒芹5~8份、白芷4~7份、蓽茇5~7份、冬里麻7~9份、三七6~8份、洋甘菊7~11份、荊芥5~7份、陳皮4~6份、茜草5~9份。
優選地,所述的麻醉止痛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桂皮23份、花椒10份、香附子5份、西紅花6份、云苔草3份、細辛3份、麻黃3份、透骨草4份、石菖蒲7份、薄荷7份、甘草6份、鴨兒芹5份、白芷4份、蓽茇5份、冬里麻7份、三七6份、洋甘菊6份、荊芥5份、陳皮4份、茜草5份。
優選地,所述的麻醉止痛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桂皮25份、花椒12份、香附子6份、西紅花7份、云苔草4份、細辛4份、麻黃4份、透骨草5份、石菖蒲8份、薄荷9份、甘草8份、鴨兒芹6份、白芷5份、蓽茇6份、冬里麻8份、三七6份、洋甘菊8份、荊芥5份、陳皮4份、茜草8份。
麻醉止痛藥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首先稱取一定比例的的桂皮、花椒、香附子、西紅花、云苔草、細辛然后放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之后過180目的細粉,備用;
(2)稱取一定比例的麻黃、透骨草、石菖蒲、薄荷、甘草、鴨兒芹、白芷、蓽茇、冬里麻,然后洗凈,浸入5~6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時,加熱提取3小時,回收乙醇,過濾得濾液,最后濃縮為稠膏,備用;
(3)稱取一定比例的三七、洋甘菊、荊芥、陳皮、茜草,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煎煮3~4小時,過濾,得濾渣和提取液;再次向濾渣中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煎煮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稠膏,備用;
(4)將上述步驟(1)~(3)所制得的細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片劑,即得所述的治療麻醉止痛的藥物。
本發明中各原料的功效如下:
桂皮:性大熱,味辛、甘,歸腎、脾、心、肝經,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用于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
花椒:辛,溫,入脾、肺、腎經。功能主治: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魚腥毒。治積食停飲,心腹冷痛,嘔吐,噫呃,咳嗽氣逆,風寒濕痹,泄瀉,痢疾,疝痛,齒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任高燕,未經任高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26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前列腺炎的中藥
- 下一篇:一種治療筋傷骨病的中藥凝膠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