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天然物中提取營養素并制劑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72488.8 | 申請日: | 2016-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828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焦真;王秀東;王梓屹;查閑君;王晨;殷玉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11/02 | 分類號: | B01D1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96***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然 提取 營養素 制劑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天然物中營養素的提取,尤其涉及一種從天然物中提取營養素并制劑的系統,該裝置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從天然物中提取營養素并利用脂質體完成制劑。
背景技術
超臨界二氧化碳具有的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無毒無害、無腐蝕性、較低的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等優勢,在高端營養保健品制造領域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利用其作為主要介質進行的萃取、制劑等工藝技術具有操作溫度低、無有機溶劑殘留等特點,因而特別適用于從天然物中提取高端營養品。
在以超臨界流體作為媒介的各種工藝中,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天然物中的營養成分的技術是最為成熟的工藝技術之一,并已有用于實際生產的報道。但是,萃取獲得的一些營養素在空氣中容易氧化,在色澤、性能、功用等諸多方面對其產生影響,使營養素品質變差,因此需要對其進行穩定化處理。
脂質體是一種類似于生物膜結構的單層或多層囊泡,在醫藥及化妝品領域已經獲得了大量的應用,自上世紀90年代后,脂質體在食品工業中逐漸開始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作為載體,脂質體能夠將營養素包裹在其中而不與外界的空氣接觸,同時脂質體極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緩釋和長效性都特別適用于高端營養素功能品的制備需求。但由于脂質體需要在水中才能形成和保存,因此人們提出了脂質體前體的概念,即將構成脂質體的各種材料制成一種干燥且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顆粒制劑作為其前體制劑,該制劑一旦加水,即可發生水合作用,在水中分散形成脂質體混懸液,這可以解決脂質體的高溫滅菌問題和穩定性問題,并且便于儲存和運輸,有利于脂質體的工業化和商品化。
基于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技術在制備營養素微粒方面,包括制備脂質體前體已有不少報道,最主要的技術之一是超臨界溶液快速膨脹法,該方法是將溶質溶于一定溫度和壓力下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或超臨界二氧化碳與增溶劑的混合液中,該溶液在極短時間內在一個特制噴嘴中噴出,壓力迅速降低,從而使瞬間達到極高的過飽和狀態,從而使溶質大量析出,生成大量的微小顆粒。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萃取所得的營養素容易被氧化而導致營養品質變差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從天然物中提取營養素并制劑的系統,節省了天然物中營養素從萃取到脂質體前體化的中間步驟,強化了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應用效率,并且在整個過程中天然物中的營養成分不與空氣接觸,更好的保護了天然物中營養素的活性成分。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從天然物中提取營養素并制劑的系統包括萃取支路、脂質體供應支路、攜帶劑供應支路以及制劑裝置;所述萃取支路包括:通過管線依次連接的二氧化碳貯罐、冷卻罐、混合器、預熱器、萃取釜;所述脂質體供應支路包括脂質體溶液貯罐;所述攜帶劑供應支路包括攜帶劑貯罐,在攜帶劑貯罐上設置有兩個出口管線,一出口管線連接所述混合器的入口,另一出口管線連接所述脂質體溶液貯罐的入口;所述制劑裝置包括:通過管線依次連接的混合罐和接收罐,所述接收罐的入口處設置有噴嘴;所述混合罐的入口通過管線分別連接所述萃取釜的出口以及所述脂質體溶液貯罐的出口。
進一步地,該系統還包括流體回收支路,該支路包括攜帶劑回收罐,所述攜帶劑回收罐的入口通過管線連接所述接收罐的出口,出口通過管線連接所述冷卻罐的入口。
其中,所述二氧化碳貯罐上設置有壓力顯示器;所述攜帶劑貯罐上設置有溫度顯示器;所述冷卻罐、混合器、脂質體溶液貯罐、萃取釜、混合罐、接收罐上,以及預熱器的出口管線上均設置有壓力顯示器和溫度顯示器。
其中,所述攜帶劑貯罐與所述混合器之間的管線上依次設置有第四閥門、第二輸送泵、第二流量控制計、第五閥門,在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計和所述第五閥門間設置支線并連接第六閥門作為放空閥,所述第五閥門和所述混合器間設置支線并連接第七閥門作為放空閥。
其中,所述萃取釜與所述混合罐之間的管線上依次設置有第十閥門、第五輸送泵、第五流量控制計和第十五閥門,所述萃取釜和第十閥門之間設置支線并連接第十一閥門作為放空閥。
其中,所述脂質體溶液貯罐與所述混合罐之間的管線上依次設置有第十二閥門、第四輸送泵、第四流量控制計和第十三閥門,所述第四流量控制計和第十三閥門間設置有第十四閥門作為放空閥。
其中,所述混合罐與接收罐之間的管線上依次設置有第六閥門、第六流量控制計、第十六閥門,所述第六流量控制計和和所述第十六閥門之間設置支線并連接第二十閥門作為放空閥。
其中,所述接收罐與所述攜帶劑回收罐之間的管線上設置有第十七閥門,所述接收罐和所述第十七閥門之間設置支線并連接第十八閥門作為放空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248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浮標懸浮式富血小板血漿分離提取裝置
- 下一篇:液體物料收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