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熱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72316.0 | 申請日: | 2016-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20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季紅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季紅軍 |
| 主分類號: | C04B35/49 | 分類號: | C04B35/49;B28B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熱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半導體材料制備技術,特別是一種含氧化錫、氧化鈦、氧化鋯、氧化銻及氧化鉍的電熱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電熱膜是一種能緊密貼在電解質表面,通電后成為面狀熱源的薄膜狀半導體電熱材料,與傳統的電阻絲材料相比,具有環境友好、使用壽命長、耗材量小、不易老化、發熱效率高等優點,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計算機、日用電器、通訊等多種領域有廣泛應用。
目前,部分專利已報道了電熱膜的制備方法,例如:CN105228273A報道了以四氯化錫、納米二氧化錫、三氯化銻、氫氟酸、硼酸、氯化鉀及三乙醇胺用于制備半導體電熱膜的前驅體溶液、電熱膜及制備方法,CN102036432A報道了一種以四氯化錫、四氯化鈦、二氯化鈣、三氯化鉍及乙醇為原料的電熱膜及其制作方法。很多專利均是采用金屬鹽經溶解、物理混合、噴涂、高溫氧化的制作方法實現,這導致金屬氧化物之間的協同作用無法充分顯現,從而無法發揮電熱膜的優勢。
化學法是一種具有價格低廉、復合多組分及功能材料、適于批量生產的制備技術,尤其在多組分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熱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化學制備技術與熱處理技術相結合,制備結構有序、性能優異的含氧化錫、氧化鈦、氧化鋯、氧化銻及氧化鉍的電熱膜復合材料。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首先,在一定量濃硝酸中,攪拌條件下,緩慢依次加入有機錫醇鹽、有機鈦醇鹽、有機鋯醇鹽、無機銻鹽和無機鉍鹽,經攪拌發生水解、聚合反應后,轉移至水熱反應釜中,控制溫度靜置一段時間,冷卻至室溫,制得電熱膜的前驅體溶液;然后,將基材放置硝酸中浸泡一段時間后取出晾干;最后,將前驅體溶液通過載氣噴射基材表面,升溫活化一段時間,取出自然冷卻得到電熱膜復合材料。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其一、該電熱膜的制備方法通過化學制備技術,復合了錫、鈦、鋯、銻及鉍五種元素,結合常規噴射及熱處理工藝,制備了含氧化錫、氧化鈦、氧化鋯、氧化銻及氧化鉍的復合材料;其二、該化學制備技術成本低廉,適于批量生產,制得電熱膜復合材料性能優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這些實施例不能理解為是對技術解決方案的限制。
實施例1:依以下步驟制備電熱膜復合材料
步驟1:在250mL質量濃度為60%的濃硝酸HNO3中,開動攪拌,緩慢加入6g錫酸異丁酯Sn(OC4H9)4、100g正丁醇鈦Ti(OC4H9)4、28.2g質量濃度為80%的正丁醇鋯Zr(OC4H9)4、1.3g氯化銻SbCl3及1.4g五水合硝酸鉍Bi(NO3)3·5H2O,攪拌4h后,將溶液轉移至水熱反應釜中,溫度控制150oC,靜置2h,冷卻至室溫,制得電熱膜的前驅體溶液;
步驟2:將陶瓷基材放入質量濃度為30%的硝酸中浸泡1h,取出自然晾干得到酸洗陶瓷基材;
步驟3:將前驅體溶液通過N2載氣噴射至酸洗陶瓷基材表面,緩慢升溫至500oC活化12h,取出自然冷卻得到電熱膜復合材料。
實施例2:依以下步驟制備電熱膜復合材料
步驟1:在250mL質量濃度為60%的濃硝酸HNO3中,開動攪拌,緩慢加入18g錫酸異丁酯Sn(OC4H9)4、100g正丁醇鈦Ti(OC4H9)4、56.4g質量濃度為80%的正丁醇鋯Zr(OC4H9)4、3.3g氯化銻SbCl3及4.3g五水合硝酸鉍Bi(NO3)3·5H2O,攪拌6h后,將溶液轉移至水熱反應釜中,溫度控制180oC,靜置4h,冷卻至室溫,制得電熱膜的前驅體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季紅軍,未經季紅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23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甲醇或二甲醚轉化制低碳烯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硅基陶瓷型芯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