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深孔內徑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72120.1 | 申請日: | 2016-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471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郭燕;趙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B5/12 | 分類號: | G01B5/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黃明哲;朱戈勝 |
| 地址: | 21004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徑 測量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深孔內徑測量裝置,包括錐形塊、套筒、三個測桿、彈簧、頂桿、套桿、螺紋套桿、三爪卡盤和內徑百分表。錐形塊的圓錐面上均勻開設有三個滑槽,三個滑槽分別沿錐形體沿母線方向開設,且每個滑槽與錐形塊軸線的夾角為45度;套筒的筒壁上開設有三個通孔,且三個通孔沿圓周均勻分布;三個測桿分別穿過套筒筒壁上的通孔,測桿的一端卡設在一個滑槽中。本發明所述滑槽與錐形塊軸線的夾角為45度,則測桿沿徑向的位移量直接轉化為軸向距離,避免了傳統測量時杠桿的中間傳遞,測量更加準確,同時可測得任意截面最大、最小內徑。
技術領域
本發明型屬于深孔測量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深孔內徑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在飛機、輪船、大型精密儀器等現代化工業中,軸孔零件的加工、檢測始終是影響生產的一大難題,此類零件孔徑、深孔圓度、直線度的精度是保證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目前,傳統的內徑測量方法主要通過卡尺、卡規在零件加工后進行測量,這類測量方法操作不便,精度難以保證,人為影響因素大。而且,對于孔深與孔徑比大于5的深孔或超深孔零件,測試更加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深孔內徑測量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深孔測量裝置定位精度、效率低和測量范圍小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深孔內徑測量裝置,包括錐形塊、套筒、三個測桿、彈簧、頂桿、套桿、螺紋套桿、三爪卡盤和內徑百分表。所述錐形塊位于套筒內,頂桿位于錐形塊的軸線上,頂桿的一端與錐形塊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內徑百分表連接;套桿套設在頂桿上,且套桿位于套筒和內徑百分表之間,套桿的一端與套筒的端面固連,套桿的另一端與頂桿之間通過滑動軸承連接;彈簧設置在套筒內,且套設在頂桿上,彈簧位于錐形塊底面和套筒端面之間;所述螺紋套桿通過兩個滾動軸承套設在套桿上,三爪卡盤套設在螺紋套桿上,且與螺紋套桿螺紋連接;套筒、套桿和螺紋套桿同軸設置;所述錐形塊的圓錐面上均勻開設有三個滑槽,三個滑槽分別沿錐形塊母線方向開設,且每個滑槽與錐形塊軸線的夾角為45度;套筒的筒壁上開設有三個通孔,且三個通孔沿圓周均勻分布;三個測桿分別穿過套筒筒壁上的通孔,測桿的一端卡設在一個滑槽中。
進一步改進,所述測桿包括內測桿和測頭,測頭可拆卸式安裝在內測桿遠離滑槽的一端。根據待測孔徑的大小可以通過更換不同長度的測頭來滿足要求,操作方便。
進一步改進,所述測頭遠離內測桿的一端嵌有球體,增大測頭與工件深孔內壁的接觸面,保證了測量精度。
進一步改進,所述套筒的端部設置有套筒蓋,裝配時通過打開筒蓋方便放入錐形塊,同時起到密封作用,套筒與套筒蓋螺紋連接,方便拆卸、組裝。
進一步改進,所述錐形塊錐面上的滑槽的端部設置有限位塊,防止測桿滑出錐形塊錐面上的滑槽而影響測量結果。
進一步改進,所述套桿與套筒螺紋連接,方便拆卸、組裝。
采用該測量裝置進行內徑測量的過程如下:
1)、根據待測孔徑的大小選擇側頭的長短,將該測量裝置放入內徑標準環規標定,記錄標定值,調整內徑百分表零位,所述內徑百分表為現有技術,其標定、調零的方法與現有技術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21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柴油機機體軸承孔同軸度測量裝置
- 下一篇:多功能便利量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