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硅橡膠電纜絕緣套制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72112.7 | 申請日: | 2016-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668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范先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萬博電纜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7/06 | 分類號: | C08L27/06;C08L83/04;C08L7/00;C08L23/08;C08L31/04;C08K13/02;C08K3/22;C08K3/34;C08K5/098;H01B3/44;H01B3/28;H01B7/1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83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硅橡膠 電纜 絕緣 配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硅橡膠電纜絕緣套制配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電纜主要用于風力發電電機錠子連接和轉子連接,其主要由銅導體和擠包在銅導體外表的硅橡膠絕緣層,其中硅橡膠絕緣層由單體硅橡膠通過擠出,硫化工藝制成,由于硅橡膠本身機械性能差,使制成的電纜在使用時硅橡膠絕緣層很容易出現刮傷和開裂,特別是在用作雙饋電機轉子連線時,轉子運轉對硅橡膠絕緣層的磨損非常大,很容易使硅橡膠絕緣層破損,從而引起斷路導致事故發生,造成風電電機每臺約100萬元的高額返修成本。
鑒于以上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將其進一步改進,使其更具備實用性,才能符合實際使用情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硅橡膠電纜絕緣套制配方法。
發明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硅橡膠電纜絕緣套制配方法,它由以下原料組成:按分量計取,硅橡膠絕緣層30-60份、相容劑22-36份、抗氧劑10-20份、醋酸乙烯共聚物12-28份、天然橡膠STR2030-36份、硫化劑30-32份、32#機油12-13份、促進劑TMTD6-9份、促進劑ZDC12-18份、促進劑DM22-25份、硫化劑VA-750-56份、防老劑MB9-12份、防老劑DNP10-11份、EVA樹脂6-12份、無水氯化鋰33-36份、聚氯乙烯40-60份、氫氧化鎂10-15份、三氧化二銻15-35份、納米粘土30-33、硅烷偶聯劑38-46份、硬脂酸鋇18-20份、氫氧化鋁30-40份、阻燃體系60-70份。
具體地,本發明它由以下原料組成:按分量計取,硅橡膠絕緣層31份、相容劑25份、抗氧劑11份、醋酸乙烯共聚物15份、天然橡膠STR2032份、硫化劑31份、32#機油12份、促進劑TMTD7份、促進劑ZDC17份、促進劑DM23份、硫化劑VA-752份、防老劑MB11份、防老劑DNP10份、EVA樹脂8份、無水氯化鋰33份、聚氯乙烯50份、氫氧化鎂12份、三氧化二銻16份、納米粘土31、硅烷偶聯劑42份、硬脂酸鋇20份、氫氧化鋁32份、阻燃體系66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對配方調整,對電纜料有一定的補強作用,可提高電纜料的定伸應力、硬度、強度和耐磨性。本發明生產出來的導電屏蔽料不僅具有優良的機械物理性能、剝離力、導電性能,而且同時還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溫性、耐腐蝕性、耐水性、耐磨性、耐臭氧、耐老化等優點,經久耐用,完全能夠滿足高壓礦用橡套軟電纜的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本發明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硅橡膠電纜絕緣套制配方法,它由以下原料組成:按分量計取,硅橡膠絕緣層30-60份、相容劑22-36份、抗氧劑10-20份、醋酸乙烯共聚物12-28份、天然橡膠STR2030-36份、硫化劑30-32份、32#機油12-13份、促進劑TMTD6-9份、促進劑ZDC12-18份、促進劑DM22-25份、硫化劑VA-750-56份、防老劑MB9-12份、防老劑DNP10-11份、EVA樹脂6-12份、無水氯化鋰33-36份、聚氯乙烯40-60份、氫氧化鎂10-15份、三氧化二銻15-35份、納米粘土30-33、硅烷偶聯劑38-46份、硬脂酸鋇18-20份、氫氧化鋁30-40份、阻燃體系60-70份。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本發明它由以下原料組成:按分量計取,硅橡膠絕緣層31份、相容劑25份、抗氧劑11份、醋酸乙烯共聚物15份、天然橡膠STR2032份、硫化劑31份、32#機油12份、促進劑TMTD7份、促進劑ZDC17份、促進劑DM23份、硫化劑VA-752份、防老劑MB11份、防老劑DNP10份、EVA樹脂8份、無水氯化鋰33份、聚氯乙烯50份、氫氧化鎂12份、三氧化二銻16份、納米粘土31、硅烷偶聯劑42份、硬脂酸鋇20份、氫氧化鋁32份、阻燃體系66份。
盡管上文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給予了詳細描述和說明,但是應該指明的是,我們可以依據本發明的構想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各種等效改變和修改,其所產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萬博電纜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萬博電纜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21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