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生物制劑浮選含金礦石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71389.8 | 申請日: | 2016-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370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亮;呂明;王海超;張啟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智瑞生物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3D1/02 | 分類號: | B03D1/02;B03D1/08;B03D1/016;B03D10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生物制劑 浮選 金礦石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選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浮選含金礦石的浮選工藝。
背景技術
黃金是人類最早發現和研究使用的貴金屬之一,黃金資源稀缺珍貴、物理化學性質獨特,享有其它金屬無法比擬的盛譽。隨著當代工業、商業和金融業的高速發展,黃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供應缺口也越來越大,這對黃金的勘探、開采和加工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易采高品位的礦石越來越少,開采低品位礦床就成了礦山企業的必然選擇。由于含金礦石原礦品位的降低,必然導致精礦品位、浮選回收率等選礦指標的下降,從而使黃金企業的生產及冶煉成本增高。國家“十三五”規劃對黃金礦山企業的環境保護有了更高的要求。采用無毒環保易降解型的浮選藥劑進行浮選,進一步提高浮選回收率和生產高品位金精礦是目前黃金礦山采用浮選法回收金所面臨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領域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
生物制劑浮選含金礦石的方法,選金生物制劑無毒環保易降解,浮選精礦含金品位高。
本發明提供的采用生物制劑浮選含金礦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磨礦:將礦石原礦磨至粒度小于0.074mm,含量大于70%,將磨礦后的礦漿濃度調整為33%,攪拌2~3分鐘,并在攪拌的同時依次加入捕收劑和起泡劑,所述捕收劑為黃藥和生物制劑,所述起泡劑為二號油;
二、粗選:將所述礦漿添加捕收劑和起泡劑后粗選8~10分鐘得到粗選精礦和粗選尾礦;
三、精選:將步驟二所得粗選精礦進行兩次精選,一次精選得到精選金礦和精選尾礦,將精選金礦進行二次精選,得到金精礦和二次精選尾礦,將精選尾礦返回至粗選再次循環,將二次精選尾礦返回至一次精選步驟再次循環;
四、掃選:將步驟二所得粗選尾礦進行兩次掃選,一次掃選得到掃選精礦和掃選尾礦,將掃選精礦返回至粗選再次循環,將掃選尾礦進行二次掃選,得到二次掃選精礦和尾礦,將二次掃選精礦返回至一次掃選步驟再次循環。
所述黃藥的使用量為60~120g/t,所述生物制劑的使用量為30~60g/t,所述二號油的使用量為30~60g/t。
所述一次精選的精選時間為4~6分鐘,所述二次精選的精選時間為4~6分鐘,所述一次掃選的掃選時間為6~8分鐘,所述二次掃選的掃選時間為6~8分鐘。
所述粒度小于0.074mm即粒度小于200目。
所述生物制劑是指將哺乳類或家禽類動物的皮、筋、內臟等下腳料部分,采用強堿或強酸,經過高溫(50~120度)高壓(1~4個大氣壓)處理后,得到的生物浮選試劑,主要成分包含多種氨基酸含量8~12%,多種不飽和脂肪酸2~5%,氫氧化鈉8~12%。
所述二號油是指松醇油。
本發明提供的采用生物制劑浮選含金礦石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捕收劑采用黃藥和生物制劑配合使用,能有效提高金浮選回收率和精礦品位,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浮選,浮選金精礦品位可提高8~15g/t,金浮選回收率可提高3~10%;采用的生物制劑綠色環保,能夠自然降解,減少了廢水處理環節,降低了生產成本,在國家日趨重視礦山生態環保綠色的環境下,更具有重大意義。通過對生物制劑的捕收性能考查,生物制劑比丁銨黑藥對金礦物的選擇性更好,特別是對單體細粒金或大于0.074mm的偏粗粒金捕收能力更強,金回收率高;而對泥質礦物的捕收能力較弱,選擇性更好,與采用丁基黃藥與丁銨黑藥混合用藥相比可在金浮選回收率相同的條件下,產率更低,能獲得較高的金精礦品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采用生物制劑浮選含金礦石的原則工藝流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三個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的采用生物制劑浮選含金礦石的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智瑞生物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未經青島智瑞生物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138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