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OCR的快速紙筆投票結果自動采集與識別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70407.0 | 申請日: | 2016-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408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高學;李莎;金連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22 | 分類號: | G06K9/22;G06K9/54;G07C1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ocr 快速 投票 結果 自動 采集 識別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紙筆投票結果的自動采集與識別系統。
背景技術
基于OCR的紙筆投票結果自動識別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等設備,利用OCR技術(光學字符識別)將紙筆投票中的表決票結果符號,例如同意(○)、反對(×)和棄權(不填)等符號自動提取和識別出來,并進行投票結果的統計分析。它是實現計票自動化的關鍵技術之一。傳統的投票統計系統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
1、答題卡形式的計票方式。該方式先將表決票以問卷的形式打印出來,投票人根據問卷在事先做好的答題卡上填涂。計票系統對答題卡進行掃描和識別,從而統計投票結果。該方式的不足之處在于存在著由問卷到答題卡的切換過程,給投票者(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老人)帶來不便,可能會因此造成誤填,如果答題項數量比較多,也不便于檢查校對。另外,答題卡上填涂也不符合人們常用的投票習慣,使用不方便。
2、基于軟件平臺的計票方式。該計票方式相比于答題卡形式的不同之處在于不需要制作問卷和答題卡,投票人只需在平板電腦或個人電腦上進行投票,投票結果通過網絡傳送到服務器上進行統計。該投票方式的缺點在于需要專用的投票電子設備,成本比較高,不是每個會議都能配備足夠多的設備供投票人使用。
3、人工計票方式。該方式先將表決票打印出來,投票人利用普通書寫筆在表決票上勾選投票,然后,由工作人員人工統計投票結果。該方式的不足之處是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資源成本,而且結果統計的耗時也較長,很容易出現統計錯誤。
上述計票方式由于存在使用不方便、成本較高的、人工計票耗時等方面的不足,并不能靈活應用于各種會議投票場合。尤其是在中小型會議的投票表決上,這種會議的人數大約幾十到幾百人左右,工作人員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制作問卷和答題卡,也沒有足夠的成本購置硬件設備和開發專門的計票軟件。如果用人工方式來計票則會花較多時間,而且很容易出現統計錯誤。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投票系統的不足,提供一種靈活、成本低廉的計票解決方案。它可以實現靈活、快速的制票過程,自動定位并識別投票人在表決票上手寫的投票符號,快速地完成投票結果的統計工作,以滿足中小型會議中投票表決及結果統計分析這一應用需求。本系統的特點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表決票制作流程簡單。制票只需在excel電子表格文檔上編輯完成投票表格并打印出來即可。投票人利用普通手寫筆在表格內做記號進行投票。
2、不改變投票人的投票習慣。人們習慣于在問卷上面打鉤打叉,這是最自然的一種方式。然而這種投票習慣給計票統計帶來較多不便,人工統計費時費力。現有的手寫投票計票系統一般基于答題卡的形式,問卷和答題卡是分開的,并且需要在劃定區域內進行填涂,這不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另一方面,計算機一旦識別錯誤也很難被發現和糾正。本系統可以對投票表格內的鉤、圈和叉等投票符號進行自動定位與識別,不會影響投票人的投票習慣。
3、價格低廉。本系統利用普通打印機打印表決票及投票統計結果,用高速掃描儀對表決票進行圖像采集,在高性能電腦上完成表決票圖像的自動定位與識別,并進行投票結果統計。這些硬件設備都是常用的辦公設備,使用本系統時不需要增添額外的硬件設備。
4、方便快捷的人工校對功能。本系統的識別算法已達到比較高的準確率,但并不能保證百分百正確率。另外當投票人填寫不規范,表決票中出現計算機無法識別的符號時,也需要以人工方式進行投票結果的檢查與校對。本系統包含結果校驗模塊,可以方便地完成人工校對。該功能將識別結果采用不同顏色進行集中顯示,可以方便快捷地發現識別結果中的錯誤,并進行修正或將異常表決票作為廢票處理。
5、自動的數據統計及存儲功能。本系統在識別結果校對的基礎上,可以自動地完成投票結果的數據統計分析,并可以導出為excel電子表格文檔,進行歸檔存儲或打印。
另外,表決票在放入高速掃描儀時,無需按票號順序放置,表決票甚至可以倒置而不會影響投票結果的識別與統計。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704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