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煙氣冷凝的污染物預處理塔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9381.8 | 申請日: | 2016-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3648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云剛;孫一睿;賈曉琳;李衛東;趙欽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60;B01D53/68;B01D53/58;B01D47/05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會俠 |
| 地址: | 710049***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煙氣 冷凝 污染物 預處理 | ||
一種基于煙氣冷凝的污染物預處理塔,包括冷凝管束、堿水積液槽、噴淋裝置、堿液循環沉降池、冷凝管束外循環管道、上下集箱等;煙氣先后經過煙冷器、電除塵器后進入污染物預處理塔,與冷凝管束內20?38℃左右的凝結水、鍋爐給水或補水發生換熱,煙氣中的水蒸氣降溫凝結,酸性氣體SO2、Cl2、F2、NOX等與水發生反應生成H2SO3、H2SO4、HCl、HF等酸性溶液,被堿液循環沉降池所收集;同時,煙氣中逃逸的氨氣也會與酸性溶液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可以脫除逃逸的氨氣;本發明通過設置冷凝式污染物預處理塔可以預脫除部分污染物,簡化脫硫塔結構,減輕脫硫塔壓力,大幅度降低煙氣流動阻力,從而減少風機電耗,節約能源;且本發明基本不改變原煙氣流程,改動幅度小,成本合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煙氣污染物綜合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煙氣冷凝的污染物預處理塔。
背景技術
目前燃煤電廠和燃煤工業過程廣泛使用基于煤燃燒的鍋爐和爐窯,且燃煤工業過程量大面廣,多數處于城市中心或近郊,污染物綜合治理難度大,是目前我國節能減排的重中之重?;痣娦袠I首先提出了達到燃氣排放的標準:PM/SO2/NOX分別應達到10/35/50mg/m3,之后又相繼提出超低排放目標:PM/SO2/NOX分別達到5/20/35mg/m3且同時使煙氣中的SO3/Hg達到5/0.005mg/m3。
由于目前燃煤煤質成分與原設計值偏差很大,且部分鍋爐燃用準東煤等高硫煤,致使脫硫裝置入口SO2濃度很大程度上超過設計值。為保脫硫系統所排煙氣在新煤質條件下達到排放標準,必須對原有脫硫系統進行增容改造或重建。有些電廠采用二級串聯式脫硫塔:即將兩個圓形單塔串聯,分為脫硫前塔和脫硫后塔,前塔煙氣出口與后塔的煙氣入口聯通,且兩塔均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噴淋技術,后塔底部通過設有漿液中轉泵管道與前塔相連。煙氣通過兩塔串聯布置的脫硫裝置需要極大的驅動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引風機的阻力。專利CN201210219246設計了一種分段吸收氨法脫硫工藝,含硫煙氣在塔內自下而上依次通過噴淋層、填料層、除霧沖洗層等,且噴淋層根據SO2濃度高低設置一層或幾層,相應也設置有多層塔板,而每層塔板的阻力可達幾百帕。還有脫硫塔設計時采用雙向噴淋,或設有槽式分布器、氣流分布多孔板、均流環、旋匯耦合裝置、持液均勻板、斜板收集器、聚氣環等來提高脫硫效率,工藝繁瑣,流程復雜。這些設計和改造使得脫硫塔內煙氣流動阻力越來越大,風機耗能巨大,甚至會導致動力不足,煙氣無法完成脫硫塔內行程。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煙氣冷凝的污染物預處理塔,此塔放置于電除塵器之后,脫硫塔之前,對煙氣中SOX、NOX、HCl、HF、粉塵等進行預脫除,以減輕脫硫塔壓力減少塔板層數、簡化其結構,從而實現降低脫硫塔內煙氣流動阻力和風機電耗的目的。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938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