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熱效應的光束發散角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68721.5 | 申請日: | 2016-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7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夢瑤;王石語;蔡德芳;過振;李兵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F1/29 | 分類號: | G02F1/29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何銳 |
| 地址: | 710071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熱效應 光束 發散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激光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熱效應的光束 發散角控制方法。
技術背景
在激光器的應用中,常常要根據應用的需求,使出射的激光光束 發散角發生變化,以實現不同的照射效果。例如,為了增加對目標的 覆蓋范圍,常要求提高光束的發散角,而為了增加照射距離,卻需要 減小發散角。為了實現這點,常規的辦法是根據需要更換不同焦距的 光學透鏡。但實際應用中,這樣做費時費事,不適合對目標進行實時 跟蹤。為此,我們提出了采用熱效應控制的用于激光照射和接受系統 的可變焦透鏡。
當激光經過介質傳輸時,通常有部分的激光能量會被介質吸收, 造成激光能量損失,同時引起介質的溫度升高,導致介質的折射率發 生變化,稱之為激光的熱效應現象。對于圓形對稱的激光光斑,這種 熱效應的后果就是在介質中形成一種類似凸(凹)透鏡的效應,稱為 介質熱透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基于熱效應的光束發散角控制方法,以 便在不改變光學系統的情況下,隨需要而調節激光光束的控制系統, 使激光光束發散角得到控制,從而實現連續改變激光發散角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基于熱效應的光束發散角控制 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括光路調節裝置、介質、第一激光器和第二 激光器,第一激光器發出一個波長為λ1的光束通過介質輸出,第二激 光器發出一個波長為λ2的光束進入介質,第二激光器發出波長λ2進入 介質,使第一激光器通過介質的光軸線上形成一個熱透鏡,改變第二 激光器功率大小,調節熱透鏡焦距,使第一激光器光束受熱透鏡焦距 變化,改變輸出發散角。
所述的介質為柱狀體,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輸出光束通過柱 狀體的中心光軸;所述的介質對第一激光器發出的λ1光束實現全透 射,對第二激光器發出的λ2光束實現全吸收。
所述的第一激光器輸出光路與介質中心光軸重合,第二激光器輸 出光路經光路調節裝置后與介質中心光軸重合。
所述的第二激光器輸出光路與介質中心光軸重合,第一激光器輸 出光路經光路調節裝置后與介質中心光軸重合。
所述的光路調節裝置是鍍膜平面鏡。
所述的介質通過熱沉散熱。
所述的介質與透鏡組形成光速發散角調節光路。
所述的第一激光器發出一個波長為λ1=1064nm,第二激光器發出 波長為λ2=808nm波長,介質摻雜有Nd:YAG。
所述的第一激光器發出一個波長為λ1是532nm,第二激光器發出 波長為λ2=808nm波長,介質摻雜有Nd:YAG。
所述的第一激光器發出一個波長為λ1=1064nm,第二激光器發出 波長為λ2=940nm波長,介質摻雜Yb:YAG。
本發明的優點是:由于本發明至少包括介質、第一激光器和第二 激光器,第一激光器發出一個波長為λ1的光束通過介質輸出,第二激 光器發出一個波長為λ2的光束進入介質,第二激光器發出波長λ2進入 介質,使第一激光器通過的介質光軸線上形成一個熱透鏡,改變第二 激光器功率大小,調節熱透鏡焦距,使第一激光器受熱透鏡焦距變化, 改變輸出發散角。這種方式具有激光光束發散角快速可控的優點,特 別適合快速依據需要改變輸出發散角的場合。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實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5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激光器;2.光路調節裝置;3.第二激光器;4.介 質;5.散熱機構;6.透鏡組。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87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相機卡扣
- 下一篇:固態全無機鎢系電致變色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