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水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6722.6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57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31 |
| 發明(設計)人: | 何曉東;張永欣;沈汝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松下空調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1/18 | 分類號: | F24H1/18;F24H9/18;F24H9/20 |
| 代理公司: | 44425 廣州駿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吳靜芝 |
| 地址: | 511495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水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水器,其包括水箱外殼、水箱內膽、輔助加熱裝置和循環裝置。所述水箱內膽由水箱外殼包裹,并與水箱外殼之間形成保溫層;所述保溫層中設有一容置空間;所述輔助加熱裝置和所述循環裝置均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且所述輔助加熱裝置一端與所述水箱內膽內部連通,另一端通過循環裝置與水箱內膽內部連通。本發明通過于水箱內膽外部外置輔助加熱裝置和循環裝置,使輔助加熱裝置與水隔離,避免了輔助加熱裝置因被水包裹而產生結垢和腐蝕導致的損壞和漏電現象的發生,并增強了熱水器的使用安全性和方便了輔助加熱裝置的維修操作;同時加快了水箱內膽內的水的流動,加快了冷水和熱水相互交融的速度,提高加熱效率并減少水中的細菌滋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用電器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熱水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一般在熱水器的水箱內膽里增設一輔助加熱裝置,為熱水器水箱內膽里存有的水加熱,以對應提高水溫溫度并增加相對可用的熱水量,解決了現有熱水器對低溫水加熱慢或加熱效果不顯著的問題。但是,現有在水箱內膽里內置輔助加熱裝置的熱水器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水箱內膽的水量多且水流流速低,而水中帶有的結垢因子及酸性離子相對較多,則置于水箱內膽里的輔助加熱裝置的表面更容易結有水垢及發生腐蝕,容易發生損壞及存在漏電危險;
(2)由于輔助加熱器周圍的水量較多,且水箱內膽水流流速低,雖然輔助加熱器周圍的水的水溫會上升較快,但是其他部分的水的水溫上升較慢,加熱效果不明顯,加熱效率低;
(3)水箱內膽中的水的水溫上升后,由于水幾乎不流動,則水箱內膽中的水更容易滋生細菌;
(4)需要維修輔助加熱器時,必須放完水箱內膽里全部水,才能對輔助加熱器中損壞的元件進行更換,操作較為麻煩;
(5)為保持水箱內膽的清潔度,在水箱內膽使用一段時間后必須對水箱內膽進行清潔,但現有熱水器的水箱內膽結構較為復雜,用戶不能自動清洗,需要專門的清潔人員進行清理,增加了用戶的后期支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熱水器,通過于水箱內膽外部外置輔助加熱裝置和循環裝置,使輔助加熱裝置與水隔離,避免輔助加熱裝置因被水包裹而產生結垢和腐蝕導致的損壞,也避免漏電現象發生,增強了熱水器的使用安全性并方便了輔助加熱裝置的維修操作;同時加快了水箱內膽內的水的流動,加快了冷水和熱水相互交融的速度,提高加熱效率并減少水中的細菌滋生。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熱水器,其包括水箱外殼、水箱內膽和輔助加熱裝置,所述水箱內膽由水箱外殼包裹,并與水箱外殼之間形成保溫層。進一步,還包括循環裝置,以及所述保溫層中設有一容置空間;所述輔助加熱裝置和所述循環裝置均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且所述輔助加熱裝置一端與所述水箱內膽內部連通,另一端通過循環裝置與水箱內膽內部連通;所述水箱外殼包括殼身和殼蓋;所述水箱內膽設置于所述殼身內;所述殼蓋蓋設于所述殼身頂部,且其內設有所述容置空間。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于水箱內膽外部外置輔助加熱裝置和循環裝置,使輔助加熱裝置與水隔離,避免了輔助加熱裝置因被水包裹而產生結垢和腐蝕導致的損壞和漏電現象的發生,并增強了熱水器的使用安全性和方便了輔助加熱裝置的維修操作;同時加快了水箱內膽內的水的流動,加快了冷水和熱水相互交融的速度,提高加熱效率并減少水中的細菌滋生,通過水箱外殼的結構設置,只需要揭開殼蓋,即可對位于殼身頂部的輔助加熱裝置、循環裝置和控制電路板進行檢修,方便了熱水器的維修。。
具體地,所述水箱內膽開設有一加熱出口和第一熱水入口;所述輔助加熱裝置的進水口通過管道與所述加熱出口連通相接,其出水口通過管道與循環裝置的抽吸口連通相接;所述循環裝置的出口通過管道與所述第一熱水入口連通相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松下空調器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松下空調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67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