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測量建筑材料間粘結強度和摩擦系數(shù)的試驗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066276.9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286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宋修廣;馬源;崔兵兵;孫潤生;孫仁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9/04 | 分類號: | G01N19/04;G01N19/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25006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量 建筑材料 粘結 強度 摩擦系數(shù) 試驗裝置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測量建筑材料間粘結強度和摩擦系數(shù)的試驗裝置及方法,包括對試件施加豎向荷載的豎向加載裝置,所述豎向加載裝置的兩對側分別設有橫向加載裝置和試件阻擋裝置;所述橫向加載裝置對所述試件的中部施加橫向荷載,所述試件阻擋裝置錯開所述橫向加載裝置的水平位置,作用于所述試件的上部和下部起橫向阻擋作用。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針對建筑材料粘結強度和摩擦系數(shù)試驗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可用于單一建筑材料和多種不同建筑材料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和粘結性能的試驗,而且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的豎向剪切試驗;本發(fā)明可以應用于監(jiān)測不同尺寸的試驗材料,對試驗材料的限制極小。模型加工方便,易于拆卸和搬運,可以重復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建筑材料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測量建筑材料間粘結強度和摩擦系數(shù)的試驗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建筑業(yè)已經(jīng)從大規(guī)模新建時期進入新建與維修并重時期。目前,我國大約有50%的房屋達到了設計基準期的壽命,進入老化階段,大批建筑面臨耐久性問題。混凝土結構作為當代土木和水利工程中應用最多的結構類型,以廣泛應用于水利工程、民用建筑、道路與喬遼、海工與港口、核電站與軍事防護等工程。在混凝土結構補強加固的方法中加大截面法、外包鋼法等是一項比較成熟的且應用較廣的加固措施,而新興的加固方法如黏貼玻璃鋼板法、黏貼碳纖維加固法等都是比較可靠的方法。上述方法都涉及到一種或多種材料的粘結來達到加固的目的。同時新建工程中的部分非承重結構如樓房中的非承重墻通過砌塊并輔助以水泥粘結劑來達到形成整體的目的,以及部分建筑物的承重結構如圬工擋土墻中采用水泥砂漿粘結片石。上述這些結構都是通過材料之間的粘結和摩擦來承擔。
但是目前為止適用于建筑材料之間粘結性能和摩擦性能的研究較少,試驗裝置更是少有人研究。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測量建筑材料間粘結強度和摩擦系數(shù)的試驗裝置及方法。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測量建筑材料間粘結強度和摩擦系數(shù)的試驗裝置,包括對試件施加豎向荷載的豎向加載裝置,所述豎向加載裝置的兩對側分別設有橫向加載裝置和試件阻擋裝置;所述橫向加載裝置對所述試件的中部施加橫向荷載,所述試件阻擋裝置錯開所述橫向加載裝置的水平位置,作用于所述試件的上部和下部起橫向阻擋作用。
當試件的粘結面或摩擦面處于試件阻擋裝置與橫向加載裝置之間錯開的位置時,可以確保被測試件在粘結面處受剪破壞,從而實現(xiàn)對建筑材料之間粘結性能和摩擦性能的檢測。本裝置可用于單一建筑材料和多種不同建筑材料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和粘結性能的試驗,此外,還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的豎向剪切試驗。
所述橫向加載裝置包括對所述試件施加橫向荷載的橫向千斤頂,所述橫向千斤頂?shù)暮蠖送ㄟ^壓力傳感器與第一豎向反力梁緊密接觸。
所述橫向加載裝置包括豎向升降裝置,所述豎向升降裝置包括豎向升降千斤頂和承重臺;所述承重臺的截面形狀呈L形,所述橫向千斤頂通過所述承載臺的水平板置于所述豎向升降千斤頂上,所述壓力傳感器通過位于所述承載板后方的豎板與所述第一豎向反力梁緊密接觸。
沿所述第一豎向反力梁的豎向布置第一導軌,所述承重臺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導軌配合工作的滑輪。
所述橫向千斤頂?shù)幕钊麠U端頭設有推板,所述推板與所述活塞桿端頭剛性連接。
所述豎向加載裝置包括反力架、豎向千斤頂和用于放置所述試件的底座;所述豎向千斤頂?shù)捻敳颗c所述反力架的頂部橫梁固定連接,所述底座設于所述豎向千斤頂?shù)恼路剑厮龅鬃呢Q直軸向設有用以測量所述豎向荷載的壓力傳感器。
所述豎向千斤頂?shù)幕钊麠U端部設有剛性連接的承壓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jīng)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627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