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控顯示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5731.3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117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簡守甫;曹兆鏗;秦鋒;夏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航光電子有限公司;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4 | 分類號: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 地址: | 20110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觸控顯示面板 薄膜晶體管 像素電極層 第一基板 狹縫 共用電極層 共用電極 接觸孔 觸控檢測 顯示效果 漏極 源極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薄膜晶體管,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之上;像素電極層,設置在所述薄膜晶體管之上,所述像素電極層通過接觸孔連接所述薄膜晶體管的漏極或源極;共用電極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之上,位于所述像素電極層之下,所述共用電極層劃分為多個共用電極,相鄰所述共用電極之間形成狹縫,所述狹縫與位于所述狹縫之上的所述接觸孔連接。本發明提供的觸控顯示面板改善觸控檢測能力和顯示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觸控領域,尤其涉及觸控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隨著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觸控技術越來越多地使用在各種顯示器上。電容性觸控技術由于其耐磨損、壽命長,用戶使用時維護成本低,并且可以支持手勢識別及多點觸控的優點而被廣泛地使用。
電容性觸控技術根據不同對象之間的電容的檢測方式,可以分為自電容式觸控技術和互電容式觸控技術。自電容式觸控技術根據輸入對象和電極之間的電容變化來檢測輸入對象在觸摸屏上的存在、位置及運動。互電容式觸控技術則根據輸入對象導致的電極間的電容變化來檢測輸入對象在觸摸屏上的存在、位置及運動。
然而,對于互電容式觸控技術,需要將電極層劃分為多個觸控電極以檢測顯示面板不同位置的電容。這樣,相鄰觸控電極之間會形成狹縫。尤其對于共用電極復用為觸控電極時,由于共用電極上會具有一些供像素電極和源漏極連接的開口,而這樣的設置會使得共用電極在這些開口與上述狹縫之間的關鍵尺寸(critical dimension,CD)過細進而使得工藝難度增加、影響面板開口率、共用電極的電阻增加,而電阻的增加進一步造成共用電極上信號延遲增大等問題,進而影響觸控顯示面板的觸控檢測能力和顯示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其改善觸控顯示面板的觸控檢測能力和顯示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方面,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薄膜晶體管,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之上;像素電極層,設置在所述薄膜晶體管之上,所述像素電極層通過接觸孔連接所述薄膜晶體管的漏極或源極;共用電極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之上,位于所述像素電極層之下,所述共用電極層劃分為多個共用電極,相鄰所述共用電極之間形成狹縫,所述狹縫與位于所述狹縫之上的所述接觸孔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相鄰共用電極之間形成的狹縫與位于狹縫之上的接觸孔連接,來改善觸控顯示面板的觸控檢測能力和顯示效果,并具有如下優勢:
1)增大了共用電極的關鍵尺寸,減少共用電極圖案化制程工藝的難度;
2)減小共用電極的電阻,進而減少共用電極上的信號延遲。
附圖說明
通過參照附圖詳細描述其示例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優點將變得更加明顯。
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的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2示出了現有技術的觸控顯示面板AA’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顯示面板BB’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圖。
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觸控驅動電極和觸控感測電極的示意圖。
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觸控顯示面板的截面圖。
圖9示出了根據現有技術的共用電極的示意圖。
圖10示出了根據現有技術的共用電極的電阻等效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航光電子有限公司;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航光電子有限公司;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573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點定位系統及多點定位方法
- 下一篇:根據溫度估算耗電量的方法和裝置





